發布時間:2024-11-21
11月19日,工業和信息化部副部長張云明在2024中國5G+工業互聯網大會上透露:當前5G模組價格相比于2019年商用時下降了90%。
5G模組成本的降低,將為下游終端廠商、方案商和行業用戶提供低成本的連接方案,促進行業應用的繁榮,是行業應用趨于成熟的重要體現。
5G模組,怎么變便宜了
商用五年來,我國5G應用已進入規模化發展的關鍵期,高質量、低成本的融合終端成為5G應用規模化的前提。5G技術為各行各業帶來的提質增效降本作用已獲得充分認可,但由于行業需求碎片化現象依然存在,導致芯片、模組、終端等定制化設備成本較高。功耗大、規模化部署難等問題制約著5G產業進一步發展。
在產業發展初期,5G eMBB模組的價格昂貴,市面報價為2000-5000元不等。隨著5G eMBB行業應用加速落地、政策的大力支持及通信企業的共同努力,5G eMBB模組價格已從最初的2000多元降至300元左右,且有望持續下降。AIoT星圖研究院預計,到2025年5G eMBB模組成本有望降至接近30-40美元。
與此同時,5GRedCap技術通過減少終端帶寬、收發天線數量以及降低調制階數等方式,降低終端成本,使更多行業,尤其是中小企業有了更多的5G選擇。5G RedCap芯片的推出,使得5G模組價格進一步降至200元以下,隨著應用規模的擴大,芯片、模組價格有望持續下降。
工業和信息化部不久前發布的《關于推進5G輕量化(RedCap)技術演進和應用創新發展的通知》已經提出,到2025年,全國縣級以上城市實現5G輕量化規模覆蓋,5G輕量化連接數實現千萬級增長。
5G商用下半場,產業化進程加速
商用五年來,5G應用實現了從0到1的突破,并在部分行業逐步實現從1到N規模化復制推廣,賦能千行百業數字化轉型,實現了5G商用之初所提出的“5G改變社會”的初步愿景,取得了顯著的成效。
消費電子
在我國,智能手機依舊是5G終端款型的主力軍。中國信通院的最新數據顯示,今年1-10月底,國內市場5G手機累計出貨量達到1.24億部,占據手機總出貨量的49.4%。多款千元5G手機已上市,顯示出5G手機成本已開始大幅下降。
可穿戴設備是當下消費電子市場中熱門的產品類型,雖然市場規模相較手機而言還較小,但市場年增長率高,未來將是僅次于手機的第二大消費類終端。根據TSR統計數據,全球蜂窩智能穿戴設備每年的新增出貨量以數千萬量級穩步增長,其中,中國市場占比30%,預計到2025年,中國蜂窩智能可穿戴設備出貨量將超過8000萬。
當前主流可穿戴設備主要采用4G Cat 4或Cat 1/1bis技術,隨著5G技術的普及,將5G技術應用于可穿戴不僅能夠滿足用戶對現有可穿戴產品更新換代的需求,還可進一步賦能 AR 等新形態可穿戴設備發展。
相較于傳統 5G 終端,RedCap通過帶寬、收發天線數等剪裁實現終端尺寸大幅減小及功耗有效降低,通過引入5G R15/R16/R17功耗優化特性可實現比4G更加節電,電池續航能夠持續幾天甚至1-2周,具備較大的應用潛力。
中國移動預計,2025年有RedCap可穿戴產品上市,屆時RedCap可穿戴產品將與傳統手機用戶共用大網,當前中國移動已基于現網完成拉網測試。
車聯網
《2024-2029年車聯網產業現狀及未來發展趨勢分析報告》指出,2022年全球車聯網市場規模已經達到了1629億美元,近五年的年均復合增長率為22.31%;預計2024年規模將進一步增長至2281億美元,市場增速迅猛。
5G網絡技術可以滿足車聯網應用的業務需求,5G網絡的三大特點就是傳輸速度快、延遲低、D2D設備傳輸技術,實現1ms的超低時延、20 Gbps的高峰值速率、最高可連接1,000,000 輛汽車和器件的極高密度,非常適合自動駕駛的發展。
相關行業數據顯示,2023年5G車載模組裝車迎來暴漲,中國乘用車5G模組裝車163.3萬輛,裝車率約7.5%,預計到2027年中國乘用車5G模組裝車785.6萬輛,裝車率將達35.6%。
其中,新勢力新能源車型的5G裝車率更高,例如極氪、騰勢、阿維塔、嵐圖、智己、理想、蔚來等均已實現5G模組標配,其中蔚來汽車系列、理想L7、L9系列的旗艦車型全系采用5G模組。
傳統的4G FWA平均速率約為20Mbps,5G FWA平均速率約為100Mbps。5G-A相較于傳統5G,在性能上有了進一步提升:端到端延遲從5G的40毫秒進一步下降到了20毫秒;5G-A支持高可靠空口、零中斷切換、動態切片等功能,提升了車聯網的可靠性。
中國移動表示,目前的車規級5G eMBB終端價格較高,隨著RedCap產業的成熟,預計2024年內車規級終端即可商用。對車企而言,RedCap兼顧了性能與成本的平衡,當前多家車企已計劃10~20萬元的車型首選RedCap車規級終端。
在模組產品方面,主流的5G模組開發平臺包括中興通訊、華為、高通、聯發科等,移遠通信、廣通遠馳、美格智能、日海智能、高新興、中興通信、LG等模組廠商則基于開發平臺為主機廠提供5G模組產品。
如基于高通QCM6125平臺,移遠通信發布了AG600K,廣通遠馳發布了Favalon AL656S,美格智能發布了SLM925。
2024年是5G-A元年,5G-A帶來的新能力,可有效滿足車端軟件OTA、車內大屏娛樂和智駕訓練等應用,且5G-A可以和AI相結合,更能滿足AI時代的網絡需求,推動5G模組前裝上車加速。
工業物聯網
5G通信模組的產業進展支撐著工業5G終端設備的發展,傳統工業覆蓋行業較為廣泛,包含制造業、鋼鐵、礦山等眾多行業,5G等新一代信息通信技術的創新發展,為這些行業數智化轉型構建了數字基礎設施底座。
以智慧安防為例,安防監控行業的智能化、網聯化進程不斷加速,監控系統對移動網絡的需求呈現出顯著的增長態勢。截至2023年,國內聯網安防監控設備的規模已突破千萬量級,其中加載5G通信能力的占比穩步提升至12%,標志著安防監控行業正步入高速、高效的智聯新時代。
RedCap作為5G的輕量化版本,不僅繼承了5G的大帶寬、低時延等核心優勢,還通過精簡設計大幅降低了終端成本,實現了性能與成本的完美平衡。行業觀點認為,2024年安防監控將成為RedCap技術可規模拓展與復制的重要應用場景,從而開啟RedCap的大規模應用時代。
隨著5G標準不斷演進,5G工業模組產品持續推陳出新。基于高通X35芯片,模組廠商發布了多款輕量化5G RedCap模組,例如移遠通信的Rx255C系列、芯訊通的SIM8230系列、廣和通的FG131和FG132系列、美格智能的SRM813Q系列。
基于高通X75和X72,模組廠商發布了在數據傳輸速率、網絡容量、功耗、時延和可靠性上進一步升級的5G NR工業模組,例如移遠通信的RG650E和RG650V系列、芯訊通的SIM8290和SIM8270系列、廣和通的Fx190和Fx180系列、美格智能的SRM817和SRM817WE系列。
此外,國內5G工業模組廠家還有日海智能、有方科技、高新興等。
最新消息顯示,5G+工業互聯網融合應用首批10大試點城市包括:南京、武漢、青島、深圳、蘇州、上海、寧波、廣州、沈陽、成都。試點城市將打造具有全國、區域引領效應的“5G+工業互聯網”產業集群和創新生態,推動“5G+工業互聯網”規模化應用。
同時,中國移動、中國電信、中國聯通在上海、杭州、寧波、深圳、佛山、寧德、濟南、蘇州等超過10個地市已實現RedCap端到端商用部署,覆蓋工業、電力、等多個行業。
低空經濟
低空經濟作為我國戰略性新興產業,應用涉及農林植保、行業巡檢、物流配送、載人客運、文化旅游等眾多行業,以5G網絡為基礎的融合通信體系有望成為低空通信網的重要承載。
目前,我國低空經濟無人機產業已具備規模化優勢。數據顯示,2023年,我國消費級民用無人機產品在全球市場的占有率已超過70%;工業級無人機全球市占率則達到53%。根據賽迪研究院統計預測,2023年中國低空經濟規模達5059.5億元,增速達33.8%。預計到2026年,中國低空經濟規模有望突破萬億元。
隨著低空經濟規模持續發展壯大,未來低空通信網絡需從航線級覆蓋逐步向區域級、全城域覆蓋拓展,同時需提供不低于25Mbps的數據回傳速率和毫秒級的控制時延,5G網絡有望滿足低空典型場景需求,支撐低空通信網絡逐步規模覆蓋。此外,隨著5G-A通感一體技術的逐步成熟,5G網絡也有望成為低空感知網的支撐技術之一。
結語
5G技術的不斷成熟和市場規模的擴大,5G模組的價格有望進一步下降。隨著各行各業數字化轉型的加速推進,5G模組的應用場景也將不斷拓展和深化。運營商應與芯片、模組、終端廠商一起,聚焦重點行業、深耕行業應用場景、打造標桿工程項目,共同促進5G行業終端生態繁榮發展,助力5G應用走深向實,推動千行百業的數字化轉型升級。
世界智聯網創新聯盟(WAIA)泰國站活動圓滿落幕,阿披實前總理發表致辭
2024“物聯之星”今日正式啟動,500+企業速速報名搶先占位!
【IOTE】電力新能源及物聯網解決方案專業供應商—— 杭州綠掌科技將亮相IOTE物聯網展
【IOTE】春笙物聯、傳麒智能、維聚智控、邁洛克與您相約IOTE物聯網展
【IOTE】物聯網安全芯片及解決方案提供商——宏思電子將亮相IOTE國際物聯網展
【IOTE】工業級品質,大規模應用于能源物聯網——朗亦通科技將亮相IOTE物聯網展
【IOTE】物聯網通信數字化解決方案商——千尋信息將亮相IOTE國際物聯網展
【IOTE】58年香港工程界領航·物聯網智能化領先者——盈電環保科技將亮相IOTE國際物聯網展
【IOTE】專業RFID電子標簽&解決方案生產服務商新歌山將亮相IOTE物聯網展
【IOTE】芯誠智能、萬全智能、泰芯科技、鵬瑞新材料與您相約IOTE物聯網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