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4-03-11
3月4日,2024年全國兩會正式開幕,來自產業界各領域的代表和委員們,紛紛公布提案,為產業發展建言獻策。
作為行業發展的“風向標”,歷屆兩會議題都會對產業發展產生重大影響。今年在傳感物聯網領域,代表委員們又帶來了哪些提案建議?讓我們一起來看一看。
全國政協常委、中國移動董事長楊杰:全面推進“AI+”行動、加快形成新質生產力
當前需要在國家層面推動“AI+”行動,強化頂層設計和統籌規劃,明確發展目標、主攻方向和關鍵任務,構建技術、服務和應用齊頭并進、蓬勃發展的新局面,充分發揮人工智能在推動科技跨越發展、產業優化升級、生產力整體躍升方面的巨大潛能。具體建議包括:
第一,統籌推進計算智能、感知智能、認知智能、運動智能的協同發展,筑牢“AI+”發展根基。目前,以邏輯運算分析為代表的計算智能、以感官信息交互為代表的感知智能、以人類思維模擬為代表的認知智能、以動作協調和復雜任務完成為代表的運動智能,正在成為全球AI創新突破的前沿方向。要強化“四類智能”的有機融合與系統創新,加快前瞻性基礎研究、引領性原創成果的重大突破,促進AI具備更強大的認知力、判斷力、創造力,為形成新質生產力注入強勁動能。
第二,加快推動人工智能惠及千家萬戶、賦能千行百業,打造“AI+”產業高地。要以推進AI全方位、深層次融入實體經濟重點領域、核心環節為方向,聚焦人民群眾在教育、醫療、養老、娛樂等領域的美好生活需要,加快布局超大型智算中心、人形機器人、無人駕駛、未來生物等戰略性新興產業和未來產業新賽道,培育多模態人機交互、智能助手、工業理解計算及代碼生成等創新應用,讓人工智能不僅會“做詩”、更要會“做事”。
第三,探索構建企業為主體、產學研用深度融合的創新聯合體,厚植“AI+”創新沃土。要充分發揮企業科技創新主體作用,打造國有企業、民營企業、高校及科研院所等廣泛參與的產學研用創新聯合體和新型研發機構,整合生產、教育、科研等優勢資源,協調上、中、下游創新關鍵環節,完善科創評價體系和激勵機制,營造鼓勵創新、勇于突破、包容試錯的良好氛圍,廣泛吸引全球AI領軍人才和知名學者,培育一批面向國民經濟重點行業的示范標桿應用,促進創新鏈、產業鏈、資金鏈、人才鏈深度融合,加速AI技術突破和應用普及。
全國人大代表,廣汽集團總經理馮興亞:明確法律責任認定 加快推動智能汽車發展
今年,馮興亞圍繞汽車新能源轉型、智能化、國際化發展等痛點,為汽車產業高質量發展建言獻策。
圍繞智能化這一汽車行業下半場變革的焦點,馮興亞提交了關于修訂《道路交通安全法》相關條款、明確智能駕駛法律責任認定的議案,呼吁從立法方面加快推動智能汽車高質量發展。
當前我國智能駕駛技術飛速發展、使用場景不斷拓寬,但立法進程一直沒有突破性的進展,法律滯后帶來的弊端逐步顯現。國家計劃于2025年實現智能駕駛汽車規模化生產,智能駕駛汽車試點上路工作也在2023年11月拉開帷幕,正式上路前迫切需要解決事故責任如何認定及承擔的問題。
為此,馮興亞建議修訂《道路交通安全法》,增加機器駕駛人定義、責任承擔劃分等內容,先實現智能駕駛法律層面依據從無到有、從零到壹的突破,并建議加快研究建立更加完善的智能駕駛專門法律。
全國人大代表、小米集團董事長/CEO雷軍:加大智能制造支持力度,加快融合先進技術發展
當前世界主要國家紛紛聚焦智能制造,出臺制造業發展戰略。面對新形勢、新競爭,我國智能制造發展仍然存在著現有標準協調協同不夠、應用推廣水平有待提升、關鍵技術裝備受到制約等問題,國內企業仍然面臨人才資源匱乏、資金籌措困難等挑戰。對此,雷軍提出三點建議:
一是促進先進智能技術與制造業融合創新,加速工業大模型部署。在繼續加強5G、數據中心、算力等基礎設施建設的同時,主管部門盡快出臺專項以智能制造系統軟件、AI大模型和通用仿生機器人的部署應用為重點產業突破方向,支持打造以大模型為代表的人工智能與制造業深度融合的應用場景。深度夯實智能制造數字底座,持續推動工業機器人、智能檢測裝備、智能控制裝備、增材制造裝備等重點產品研發和產業化,帶動工藝、裝備、軟件成組連線創新突破,形成自主可控、先進適用的智能制造系統解決方案。
二是完善標準體系建設,探索智能制造“中國范式”。中國的智能制造創新,需要系統性形成技術和產業生態的標準化優勢,才能持續贏得全球競爭的引領地位。雷軍建議,鼓勵智能制造領域企業,特別是龍頭企業牽頭打造智能制造的實踐和示范樣點,建設示范性工廠和生產線,探索未來制造模式和企業形態;繼續鼓勵產學研用深度融合,引導科研機構和高校協同企業,共同投入智能制造標準、規范制定;支持國內企業和專家積極參與國際標準化工作,發揮制造規模和創新優勢,以產業鏈影響力促進國家標準規范的融合,鼓勵龍頭企業牽頭和推動標準群發展,構建自主創新可控的產業創新、賦能和服務的生態體系。
三是支持龍頭企業承接智能制造重大專項,攻關關鍵技術裝備。龍頭企業在智能制造領域中肩負著高質量發展主力軍的重任,可以帶動中小企業實現“鏈式”數智化轉型,形成上下游、大中小協同發展的生態。雷軍建議主管部門加快推動智能制造重大專項立項實施,推動智能生產裝備、智能檢測裝備、智能制造軟件等關鍵技術設備研發攻堅和產業化,提升我國制造業整體競爭力;支持龍頭企業參與智能制造有關重大專項立項實施,發揮龍頭技術優勢和帶動作用,通過重大專項牽引,鼓勵跨領域和跨學科的融合與創新,打造先進實用的智能制造解決方案;從國家層面設立智能制造發展基金,為企業建設智能制造系統和管理實踐重大專項提供資金支持,引導大中小企業積極參與智能化創新和改造。
全國人大代表、海爾集團黨委書記、董事局主席、首席執行官周云杰:強化智能家居行業頂層設計,加快發展新質生產力
積極培育智能家居新的消費增長點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一是從傳統家電到智能家居,帶來更大的市場空間;二是從產品到場景解決方案,帶來更好的消費體驗。
智能家居發展帶來的新機遇也體現在兩個方面:首先智能家居賽道的市場潛力大,未來3 ~5年有望翻倍增長,能夠有效帶動智能家電、家裝等產業發展。其次智能家居產業的發展可以為AI大模型、國產芯片等提供應用場景,助力解決居家養老問題,支撐銀發經濟發展。
同時,智能家居的成長培育依然面臨一些問題:一方面,頂層的規劃布局不清晰,導致產業鏈上下游對產業未來的愿景和目標缺乏共識;另一方面,各類資源的政策引導力度不夠大,導致新場景、新業務培育慢。
周云杰建議,國家強化頂層設計,研究制定3 ~5年發展規劃,指導智能家居行業加快發展。同時整合資源培育場景,重點培育居家康養等新應用場景,全面增強智能家居行業的國際競爭力。
聲明:文章內容僅供參考,并不代表芯傳感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部分圖文來源網絡,芯傳感整理發布,如有侵權請聯系作者刪除(微信號:tanyeung2021)
【IOTE】電力新能源及物聯網解決方案專業供應商—— 杭州綠掌科技將亮相IOTE物聯網展
【IOTE】春笙物聯、傳麒智能、維聚智控、邁洛克與您相約IOTE物聯網展
【IOTE】物聯網安全芯片及解決方案提供商——宏思電子將亮相IOTE國際物聯網展
【IOTE】工業級品質,大規模應用于能源物聯網——朗亦通科技將亮相IOTE物聯網展
【IOTE】物聯網通信數字化解決方案商——千尋信息將亮相IOTE國際物聯網展
【IOTE】58年香港工程界領航·物聯網智能化領先者——盈電環保科技將亮相IOTE國際物聯網展
【IOTE】專業RFID電子標簽&解決方案生產服務商新歌山將亮相IOTE物聯網展
【IOTE】芯誠智能、萬全智能、泰芯科技、鵬瑞新材料與您相約IOTE物聯網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