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4-04-03
2023年10月,十四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六次會議審議通過了國務院關于增加發行10000億元國債支持災后恢復重建和提升防災減災救災能力的議案。
從公布消息至今,萬億國債已經分3個批次進行增發。根據整理,各個批次的用途、金額等信息如下:
來源:新型智慧城市資訊
總結來看,這些資金投向主要災后恢復重建、重點防洪治理工程、自然災害應急能力提升工程、其他重點防洪工程、灌區建設改造和重點水土流失治理工程、城市排水防澇能力提升行動、重點自然災害綜合防治體系建設工程、東北地區和京津冀受災地區等高標準農田建設8個方向。
其中,“智慧應急”類項目包含在第三批1975億元中的自然災害應急能力提升工程補助資金585億元支持項目。該批資金用于支持實施預警指揮工程、救援能力工程、巨災防范工程和基層防災工程。
26省市陸續公示智慧應急項目,85個項目預算超130億
我國是遭受自然災害比較嚴重的國家,每年大量的災害事件造成了巨大經濟損失,其中各類氣象災害事件、地質災害事件是導致直接經濟損失最主要的兩大類。為此,國務院辦公廳發布了最新修訂版的《國家自然災害救助應急預案》,以便建立健全自然災害救助體系和運行機制,提高防災減災救災和災害處置保障能力。
近期,各省市集中公開了自然災害應急能力提升"智慧應急"工程。
各省市智慧應急項目預算金額及項目個數統計(單位:萬元)
截止目前,已有26個省/直轄市公示了應急廳局主導的預警指揮工程、救援能力工程的智慧應急類項目,共有85個項目,總預算金額達131.79億元。其中航空應急項目23個,預算金額約16.72億元,占比約12.72%;智慧應急項目62個,預算金額約115.03億元,占比約83.28%。(個別省市未統計到)
自然災害共造成直接經濟損失居高不下,物聯網技術助力迎應急減災
年初,經國家防災減災救災委員會各有關成員單位會商核定,2023年,我國自然災害以洪澇、臺風、地震和地質災害為主,干旱、風雹、低溫冷凍和雪災、沙塵暴和森林草原火災等也有不同程度發生。
全年各種自然災害共造成9544.4萬人次不同程度受災,直接經濟損失3454.5億元。2014年至今,全國自然災害造成的直接經濟損失金額如下:
2014-2023年中國自然災害直接經濟損失金額(單位:億元)
此外,2月份國家統計局發布了2023年度的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提到:全年農作物受災面積1054萬公頃,其中絕收98萬公頃。因洪澇和地質災害造成直接經濟損失2451億元,因干旱災害造成直接經濟損失206億元,因低溫冷凍和雪災造成直接經濟損失49億元,因海洋災害造成直接經濟損失25億元。共發生5.0級以上地震11次,造成直接經濟損失153億元。共發生森林火災328起,受害森林面積約0.4萬公頃。
眾所周知,物聯網技術通過實現物體之間的互聯互通,為智慧應急提供了強大的技術支持。在智慧應急中,物聯網技術主要應用于以下幾個方面:
實時監測與預警:物聯網技術可以實現對各種環境參數、設備狀態等信息的實時采集和傳輸,通過數據分析和挖掘,實現對突發事件的預警和預測。例如海量的傳感器應用應急減災,從煙霧報警器,到生命探測器、無人機、機器狗,皆是對于感知側設備的直接應用。這有助于及時發現潛在的安全隱患,為應急響應提供寶貴的時間。
應急資源管理與調度:物聯網技術可以實現應急資源的數字化管理和智能調度,確保資源在關鍵時刻能夠迅速、準確地到達現場。通過對應急資源的實時監控和調度,可以最大程度地提高資源的利用效率,減少資源的浪費。
跨部門協同與信息共享:物聯網技術可以打破部門之間的信息壁壘,實現信息的實時共享和協同作戰。通過建立一個統一的應急管理平臺,各部門可以實時了解彼此的工作進展和資源情況,形成合力應對突發事件。
寫在最后
若您想了解更多關于智慧應急的產品及解決方案,不妨參加IOTE 2024第二十一屆國際物聯網展·上海站,現場與各大智慧消防廠商面對面探討。
【IOTE】電力新能源及物聯網解決方案專業供應商—— 杭州綠掌科技將亮相IOTE物聯網展
【IOTE】春笙物聯、傳麒智能、維聚智控、邁洛克與您相約IOTE物聯網展
【IOTE】物聯網安全芯片及解決方案提供商——宏思電子將亮相IOTE國際物聯網展
【IOTE】工業級品質,大規模應用于能源物聯網——朗亦通科技將亮相IOTE物聯網展
【IOTE】物聯網通信數字化解決方案商——千尋信息將亮相IOTE國際物聯網展
【IOTE】58年香港工程界領航·物聯網智能化領先者——盈電環保科技將亮相IOTE國際物聯網展
【IOTE】專業RFID電子標簽&解決方案生產服務商新歌山將亮相IOTE物聯網展
【IOTE】芯誠智能、萬全智能、泰芯科技、鵬瑞新材料與您相約IOTE物聯網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