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p id="pafsa"><tbody id="pafsa"><sup id="pafsa"></sup></tbody></rp>
  • <b id="pafsa"></b>
  • <video id="pafsa"></video>
      <video id="pafsa"><mark id="pafsa"></mark></video>

        <rp id="pafsa"></rp>
              <source id="pafsa"></source>
                <u id="pafsa"></u>
                <tt id="pafsa"></tt>
                  文章正文
                  華為:NB-IoT國際標準及產業進展

                  發布時間:2016-08-31

                    NB-IoT的技術優勢轉化成市場認可需要產業鏈體系的共同參與,包括國際標準、運營商、芯片、軟件以及物聯網垂直應用領域,華為一直在積極推進NB-IoT的國際標準制定,集中優勢資源進行芯片、通信設備以及產業生態體系的建設。如何理解NB-IOT國際標準和技術優勢?產業進展又是如何?近日在在深圳會展中心舉辦的第二屆中國NB-IoT產業聯盟高峰論壇上,華為技術有限公司華為無線MKT NB-IoT項目負責人許海平為與會者帶來了以《NB-IoT國際標準以及產業進展》為主題的演講。

                    蜂窩物聯網將帶來巨大的商業價值

                    IoT是未來5年全球發展的趨勢之一,將帶來巨大的商業價值。而基于運營商網絡的蜂窩物聯網也將在未來5年獲得快速的增長,符合GSMA的預測。未來5年,蜂窩物聯網將增長7倍,到2020年,將有約30億的聯接承載在運營商的網絡(其中有21億的聯接面向LPWA應用),工業、個人應用、智能家庭、公共事業等多個方面。基于這些巨大的聯接,將給運營商帶來巨大的商業價值,包括聯接的價值,數據的價值和利益分享的價值。

                    今年六月底,據GSMA移動智庫(GSMA Intelligence)與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CAICT)發布的報告顯示,到2020年,中國機器對機器(M2M)市場的連接總數將達到10億,其中大多數基于低功耗廣域網絡(LPWA)市場的發展。這份名為《移動運營商與數字轉型 (Mobile Operators and Digital Transformation)》的報告指出,中國目前是全球最大的M2M市場,其中蜂窩M2M連接數約為1億,到2020年,這一數字有望增至3.5億。而LPWA技術將額外提供7.3億連接,使得總連接數超過10億。到2025年,預計全球280億臺互聯設備中有50%將適用于LPWA網絡連接。這是一個非常大的市場。

                    NB-IoT已成為應對LPWA應用的最佳技術

                    NB-IoT技術本身的四大能力:低功耗:長達10年電池使用壽命;廣覆蓋:相比于GSM增強20dB;低成本:基于大規模量產之后芯片1~2$,模組成本僅5$;海量連接:100k Connections/cell,已經讓NB-IoT成為應對LPWA應用的最佳技術。

                    除此之外,相對于采用非license頻譜的物聯網技術,NB-IoT還具有基于現網的升級、運營商級別的可靠性、高安全性以及全球漫游等優勢。

                    NB-IoT標準化已完成

                    NB-IoT標準核心協議6月16號宣布凍結。在會上,他介紹道,R13當前第一個版本的NB-IoT是不支持基站定位的,如果我們要做一些定位的功能,我們必須在終端里增加GPS模塊,但R14版本是能支持基站定位,精度在大概五十米左右,比GPS的精度要差一些。但基站定位的優勢在于盡管精度略差,但運用范圍會更廣。比如在在信號非常差的室內,GPS信號收不到,但NB-IoT信號能收到。

                    在移動性上,他表示,當前NB-IoT的移動性主要是支持30公里,如果是高速移動上的車輛物聯網功能,第一個版本是不支持的,而R14版本是可以的。

                    未來的物聯網是一個多層的網絡,許海平先生介紹道,針對于高流量的無線攝像頭業務我們會采用4G技術,對于一些有一定流量需求、完全基于物的應用、流量非常小、人工干預非常少、部署時間長的業務,比如像抄表、停車,我們是會采用NB-IoT技術。

                    NB-IoT支持三種部署場景

                    在會上,許海平先生介紹了NB-IoT支持三種部署場景:Standalone、Guard band、In-band。Standalone,通常是Refarming GSM的頻譜或者使用空閑零散的頻譜資源部署NB-IoT。Guard band,在LTE的保護帶中部署NB-IoT。In-band,在LTE的RB資源上部署NB-IoT,相應LTE可利用的RB資源會減少。許海平先生表示這三種部署場景說明只要是在運營商的網絡,在任何的頻段理論上都可以部署NB-IoT。

                    NB-IoT芯片、模組進展

                    許海平先生表示,幾乎所有主流的芯片和模組廠商都有明確的NB-IoT支持計劃。Neul的芯片實現的比較早;高通的芯片預計會在16年Q4階段發布,而且高通的芯片是NB-IoT和eMTC雙模的芯片;Intel的芯片今年Q4會提供第一批的芯片,但是主要是以測試為主,商用芯片也是在明年年初發布。

                    據悉,華為九月份提供第一批芯片之后會和ublox、移遠合作提供第一批的商用模組,商用模組大概是在10月中旬或下旬發布。第一批提供的量并不大,明年年初將大規模商用。

                    NB-IoT 開放實驗室推進行業生態

                    在大會上,許海平介紹了華為的開放實驗室,他表示,從今年開始華為在全球設立了七個開放實驗室,現在已經開放了兩個,一個是沃達豐,另外一個是華為的上研所。開放實驗室主要是搭建整套的端到端NB-IoT環境,提供NB-IoT的芯片和模組,和一些關系比較密切的合作廠商一起來做端到端的對接,包括芯片模組的集成、后端的聯接管理平臺、業務服務器的對接等,他表示對接后就是端到端的業務打通。

                    沃達豐的開放實驗室主要是針對的歐洲的合作廠商,上海的實驗室主要是針對中國區的,許海平表示九月份在韓國也會成立一個open lab,意大利等國家也會相繼推進。

                    最后,許海平先生表示,今年年底到明年年初將會是NB-IoT真正開始爆發的時期,希望大家能夠把握住這個機會,華為也會盡可能的把這張網做好。

                  粵ICP備05006090號 版權所有?IOTE 物聯網展始于2009 | 深圳市物聯傳媒有限公司
                  首頁參展商觀眾關于IOTE

                  微信掃碼
                  注冊展會VIP觀眾

                  服務熱線

                  18676385933

                  在線咨詢

                  回到頂部

                  <rp id="pafsa"><tbody id="pafsa"><sup id="pafsa"></sup></tbody></rp>
                1. <b id="pafsa"></b>
                2. <video id="pafsa"></video>
                    <video id="pafsa"><mark id="pafsa"></mark></video>

                      <rp id="pafsa"></rp>
                            <source id="pafsa"></source>
                              <u id="pafsa"></u>
                              <tt id="pafsa"></tt>
                                天堂社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