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年09月20-22日 深圳國際會展中心(寶安新館)
發布時間:2023-10-13
長期以來,我們好像挺熱衷于談5G殺手級應用,隨手在百度搜索欄輸入關鍵詞都能找到大量相關的結果,更別說加上其他更多平臺的搜索結果。
談及5G殺手級應用,我們又該如何定義某種5G應用是否達到“殺手級”?在筆者看來,至少具備以下兩大因素,一是產品有足夠大的出貨量級,二是該應用之于我們的生活產生了重大的改變或者深遠的影響。
但是,即便有了這兩大方向作為輔助判斷,對于某種5G應用是否是達到殺手級的理解仍然因人而異。所以5G殺手級應用,這其實是個偽命題。
5G不談殺手級應用,談談它“生長”的“肥沃的黑土地”
比起某種5G應用算不算殺手級、未來能不能產生殺手級應用這些話題,或許我們更應該專注于當下發展良好及有潛力發展的5G應用市場。經過與業界人士溝通,對5G車聯網、5G FWA及5G PC應用有了新的認識,這三大應用市場的終端規模正在快速增長。
5G FWA應用方面,截至2023年1月,已有90多家固定寬帶服務提供商在48個國家推出了基于5G的商業固定無線服務。這意味著目前全球約40%的5G商用移動產品都包含FWA產品,尤其北美地區,在過去兩年里,該地區成為了全球固定無線接入市場占比最大的地區,在固定無線寬帶技術的投資顯著增加。以該地區運營商T-Mobile為例,其在2021年第四季度和2022年第一季度總共增加了50多萬個5G FWA客戶,預計到2025年將擁有800萬個FWA用戶(Verizon同期的目標是增加500萬個FWA用戶)。
根據AIoT星圖研究院了解,物聯網應用出貨占比最大的正是FWA市場,去年該應用市場整體出貨量達到760w,包含CPE、MiFi、IDU/ODU等多種終端形態的產品,其中CPE在去年出貨量最大,達到600w;預計今年FWA應用市場出貨量將進一步上漲達到1000w,其中CEP達到800w。與全球市場不同的是,國內主要的出貨領域是車載市場,目前僅有少數車廠(如比亞迪)使用的是5G eMBB模組,當然也有其他車廠正在聯合模組廠商進行測試。
5G 車聯網方面,智能網聯汽車是新能源汽車的“下半場”,是我國乃至全球汽車產業發展的必然趨勢。以國內市場為例,據高工智能汽車研究院監測數據顯示,2022年中國市場(不含進出口)乘用車前裝標配車聯網功能交付1338.46萬輛,前裝搭載率達到67.15%。其中,5G交付搭載41.74萬輛(不含選裝),前裝搭載率為2.09%。
數據來源:高工智能汽車研究院
雖然4G仍占據當前的車聯網通信市場主流,但隨著5G芯片及模組價格的持續優化以及車企/車主對于車載通信高帶寬、高速率的新需求,5G車聯網也將進入全新的賽道。預計5G在車聯網搭載率將在2025年超過25%-35%,即年交付量約500-750萬輛,有望在重點高速公路、城市道路實現蜂窩車聯網(C-V2X)規模覆蓋。
5G PC方面,據Strategy Analytics統計,2021年全球5G移動PC滲透率為蜂窩筆電的5%,約60萬臺,2022年上漲至8%,達到100萬臺。此外,預計2025年蜂窩筆電全球出貨量將達到1430萬臺,其中支持5G網絡的筆電占比將增長至65%,即增長至929.5萬臺。由此可見,5G PC滲透率逐年上漲,直接帶動了5G模組在PC端的廣泛應用。目前,5G全互聯網PC已經在在線教育、遠程辦公和流媒體等應用中展現出優勢,未來必將在我們生活和工作等方面實現更多的創新。
數據來源:Strategy Analytics
此外,隨著Jio等運營商宣布雄心勃勃的計劃,將印度多達1億戶家庭連接到其5G FWA網絡,其FWA用戶數量在未來幾年也將會大幅增長。
根據MIC報告預測,直到2025年,全球約有52個國家的5G FWA連接將覆蓋4000萬戶家庭。
基于以上對車聯網和5G FWA市場的發展總結與預測,毫無疑問這三大領域對于5G來說,是其進一步發展的三塊“肥沃的黑土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