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p id="pafsa"><tbody id="pafsa"><sup id="pafsa"></sup></tbody></rp>
  • <b id="pafsa"></b>
  • <video id="pafsa"></video>
      <video id="pafsa"><mark id="pafsa"></mark></video>

        <rp id="pafsa"></rp>
              <source id="pafsa"></source>
                <u id="pafsa"></u>
                <tt id="pafsa"></tt>
                  文章正文
                  上海已在40家公立醫療機構試點醫療廢物可追溯機制

                  發布時間:2016-12-22

                    近日,上海市衛生監督部門透露,上海市已在40家公立醫療機構開始全面試點醫療廢物可追溯機制,其中,閔行區已經實現全覆蓋,通過電子標簽信息化管理、掃描即可得知醫療廢物的詳細信息,確保區域內所有醫療廢物得到有效處置和運輸,以免遺漏帶來的健康危害及私藏偷賣醫療廢物的情況出現。

                  上海已在40家公立醫療機構試點醫療廢物可追溯機制

                    監督管理也要互聯網+

                    閔行區衛生計生委監督所副所長姚立群介紹,醫療廢物是醫療服務活動中產生的危險廢物,含有潛在的病原菌或其他危害,可通過人的呼吸道、消化道、破損皮膚進入人體,造成人與人之間的疾病傳播和健康危害。規范的醫療廢物收運是醫廢安全管理的重要保障。近年來,各級各類醫療機構醫療廢物管理不斷完善,分類收集、內部運送、暫時貯存等環節不斷規范,但衛生監督機構在日常監督檢查中發現,醫療廢物內部交接和登記均為人工,紙質文本保存不方便,數據統計不便捷;此外,個別醫療機構醫療廢物稱重記錄、標簽張貼、內部交接過程不嚴謹,工勤人員收運操作隨意性大,醫療廢物一旦流失,就難以追溯源頭。

                    “隨著信息化和移動互聯網技術的發展成熟,是否能將移動互聯網技術和RFID技術結合引入醫療廢物收運過程,提高醫療廢物監控管理水平,以此來預防醫療廢物流失、泄露、擴散和意外事故?這是提升醫療廢物監督管理的一個突破口。”姚立群說,“所謂RFID技術,就是射頻識別技術,它可以通過無線電識別特定目標并讀寫相關數據,關于醫療廢物的處置時間、來源等信息,只要通過掃描器掃一掃,就可得知。”

                    2014年年初,上海市衛生計生委監督所啟動互聯網+醫療廢物信息管理平臺研究;2015年年初,閔行區衛生計生委監督所啟動RFID技術在醫療廢物收運過程中的應用可行性研究。經過雙方共同研究和努力,2015年11月開始在閔行區醫療機構進行試點應用,探索醫療廢物線上監控、線下監管、接受社會評價。

                    閔行區建立醫療機構醫療廢物內部管理信息系統,實時查看并全程監管醫療機構醫廢收集、運送等工作,并先選擇區中心醫院和古美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進行試點。閔行區衛生計生委監督所通過與上海市衛生計生委監督所、相關企業,以及兩家醫院的后勤管理人員多方聯動,不斷對這一系統進行改進,完善日常管理。經過近一年的試運行跟蹤后,對該套系統的硬件設備可靠性、軟件系統穩定性、網絡信號覆蓋情況進行了全面評估,為下一步全區推廣打下基礎。

                    經過一年左右的推進,截至今年10月30日,閔行區全部20家公立醫療機構實現醫廢收運信息化,也成為上海市第一個形成規模的醫療廢物收運信息化試點區。

                    給醫療廢物套上“緊箍咒”

                    那么,這套以RFID為核心的醫療廢物管理信息系統具體是如何工作的?

                    姚立群介紹,這套系統由智能一體式RFID讀寫器、重量采集設備、顯示系統、聲光提示系統、服務器、信息傳遞系統等組成。在醫院的每個醫廢分類收集點配置一個RFID標簽,醫療廢物收集人員手持一個便攜式終端(PDA),到達醫廢分類收集點,用手持終端掃描RFID標簽,終端操作畫面自動進入該收集點的廢物管理采集頁面。通過對每一袋已經封裝好的廢物進行分類、自動稱重,同時打印出可粘貼的條形碼,條形碼涵蓋信息包括醫院、科室、時間、類別、重量、經辦人等。然后,將條形碼粘貼在醫廢包裝袋上,用手持終端進行掃描,上述信息通過手持終端實時傳輸數據到服務器。“即使在沒有網絡信號的情況下,也可通過離線模式,進行業務操作,最終將產生的離線數據自動傳到服務器,即系統平臺。”

                    醫療機構通過系統平臺就可查閱本單位所有醫療廢物的處理信息,實現統計、分析、輸出等功能。姚立群表示,相比之前人工操作、手寫記錄的收運模式,該系統大大提高了醫療廢物的收運、儲存和處理效率,相關數據也更加準確。閔行區衛生計生委衛生監督所通過系統平臺,可查閱轄區內全部醫療廢物產生單位的處理信息,實現統計、分析、輸出等功能;可實時查看各個單位產生的醫療廢物收集、交接、登記等信息,實現對醫療廢物處置工作的監控。另外,通過條形碼掃描,依托服務器數據庫,還可建立對流失醫療廢物的追溯系統,查詢流失醫療廢物屬于哪家醫院、收集時間、經辦人、種類等。

                    如此一來,各個醫療機構產生的醫療廢物就像被套上了“緊箍咒”,所有處理流程按照既定路線運行,從而保障醫療廢物處理的安全、有序、高效和準確。這一信息系統同時設立預警,一旦醫療廢物數量上下波動幅度明顯,即可及時查到是否有醫療廢物遺漏。據悉,自明年起,這種做法有望在上海全市逐步推廣。

                    姚立群認為,醫廢收運管理信息系統是醫廢規范化管理的第一步,而衛生監督部門必須結合信息化不斷改進日常監督執法工作,并建立展示指標變化規律和醫院管理優劣評級的互動平臺。為此,今年4月以來,閔行區衛生計生委監督所就開始建設閔行區醫廢收運綜合評價及監管聯動信息平臺,目前還在進一步改進與完善中,力求實現對線上監控、線下監管、社會評價三方數據的整合,開展有效的綜合評價和風險預警。

                  粵ICP備05006090號 版權所有?IOTE 物聯網展始于2009 | 深圳市物聯傳媒有限公司
                  首頁參展商觀眾關于IOTE

                  微信掃碼
                  注冊展會VIP觀眾

                  服務熱線

                  18676385933

                  在線咨詢

                  回到頂部

                  <rp id="pafsa"><tbody id="pafsa"><sup id="pafsa"></sup></tbody></rp>
                1. <b id="pafsa"></b>
                2. <video id="pafsa"></video>
                    <video id="pafsa"><mark id="pafsa"></mark></video>

                      <rp id="pafsa"></rp>
                            <source id="pafsa"></source>
                              <u id="pafsa"></u>
                              <tt id="pafsa"></tt>
                                天堂社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