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年09月20-22日 深圳國際會展中心(寶安新館)
發布時間:2016-08-23
隨著移動通信網絡的發展成熟、移動設備特別是手機處理能力的快速提升,移動支付日漸普及,在零售業務中取代PC端網銀支付的趨勢日益明顯。
目前,我國移動支付主體陣營包括商業銀行、通信運營商和第三方支付組織,應用范圍涉及轉賬匯款、網上購物、自助繳費、手機話費、公共交通、個人理財等諸多領域。據統計,2015年上半年移動支付業務量為22.86億筆,金額為26.81萬億元,同比分別增長141.34%和445.14%。交易筆數、交易金額增長迅猛。
移動支付為百姓生活帶來便利的同時,風險也相伴而生、如影隨形,安全事件時有發生且有上升趨勢。中國人民銀行于2015年初印發《關于推動移動金融技術創新健康發展的指導意見》,要求推廣應用具有安全芯片、支持硬件數字證書、采用國家密碼管理局規定算法的移動智能終端,保障移動電子商務交易的安全性和真實性;支持相關企業基于TSM和安全移動終端。
監管部門的要求非常明確,商業銀行在解決便利性的同時要提高移動支付的安全性。數字證書作為保障電子支付安全性的重要手段,存儲在Usbkey中,PC端發起網銀交易時,通過USB口讀取數字證書,完成數字簽名。如何將數字證書用于手機銀行,各家機構做了許多嘗試,有通過音頻口讀取證書的、有通過藍牙讀取證書的,但在實際應用中存在兼容性、便利性等問題,沒有得到廣泛應用。
為落實人民銀行相關要求,農信銀配合廣西聯社創新研發了移動設備使用數字證書的方法。為更適應移動支付的便利性原則,經分析考察,我們將數字證書置于智能貼片卡內,再將智能貼片卡與SIM卡粘合,手機就成了數字證書設備,如下圖所示。
圖 農信銀智能貼片卡安全解決方案原理
客戶自交易發起端(PC、Pad、手機或其他設備)發起支付交易時,交易請求信息通過交易發起端發送至銀行后臺,后臺記錄并加入部分交易要素后,生成二維碼回傳交易發起端并顯示于屏幕,客戶用加簽端設備(帶數字證書的手機)讀取二維碼,交易信息將在加簽端設備上展示,客戶核對交易信息并輸入數字證書密碼后,加簽交易信息并通過移動網絡或加密短信形式傳送至銀行后臺,后臺對加簽信息驗簽后與交易發起端上送的預請求信息對比,驗證一致,才進行轉賬處理。
一筆支付交易要使用兩個設備才能完成,一個是交易發起端,一個是加簽端。交易信息通過發起端傳送至銀行后臺,預存在數據庫中,交易發起端通過二維碼將交易信息傳送至加簽端并由客戶確認。之后,再通過另一信道將交易信息發送至銀行后臺,并與之前預存在數據庫中的交易信息做比對,信息比對一致,交易才能成功。交易發起端和交易加簽端之間通過加密二維碼傳輸信息,做完全物理隔離,以雙信道傳輸,杜絕了中間人以及其他攻擊,安全性極大提高。
使用數字證書能夠保障手機銀行交易安全,可以發起與網銀業務同樣的交易限額,同理于企業客戶。我們推出了企業版手機銀行,可以辦理大額資金支付業務,已于近期在廣西聯社應用上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