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09-07-16
香港貨品編碼協會業務經理黎睿先生演講視頻
香港貨品編碼協會業務經理黎睿先生
各位嘉賓:下午好,非常高興參加這次論壇會,今天我給大家分享的題目是:香港RFID技術發展的介紹。
首先我來介紹一下香港貨品編碼協會,它的全稱是Hong Kong Article Numbering Association,它是一個非營利組織,它是1989年由香港總商會發起成立的,專門為供應鏈提供標準的開發以及管理技術,目前它已經在香港超過5000家會員企業,涵蓋了香港零售、物流以及市場等各行各業的企業,我們的使命是為香港以及泛珠三角地區提供這些先進的全球行業執行標準,以及給他們提供電子商務的解決方案。
“供應鏈管理”,首先要給他們提供“供應鏈的可見性”,為什么要說到“供應鏈的可見性”呢?下面有幾個問題,我們能不能準時把自己的貨物發出去?我們能不能了解自己的產品是不是把所有的應該裝配的物件裝配上去了,我們的產品現在在供應鏈的什么位置,我們的計劃生產量和我們的實際需求是不是有一定的差異呢?我們的流程上的瓶頸在哪里?我們的供應商對我們生產的影響是什么?這些都是供應鏈上面所碰到的問題,也是所有供應鏈上面的企業需要解決的問題。通過供應鏈的可見性,我們就可以發現這些問題。如果這些問題都看不到的話,你就肯定解決不到。那么你怎么能看到供應鏈發生的這些問題呢?那就需要一個可見性,就是我們說的供應鏈的可見性,由它來提供支持。
怎么來獲取這種可見性呢? 第一,我們會想到,有沒有方法可以識別到這些貨,接下來是我們有沒有方法可以獲取這些信息。然后是我們要把獲取的信息做一些信息交換,以便于溝通,最后我們要讓我們的用戶,或者是我們的貿易伙伴之間可以查詢到這些信息。為了以上這些流程,我們在1999年的時候,麻省理工學院為以上幾個需求成立了Auto—ID實驗室,這個實驗室主要是進行EPC編碼方案的制定,以及網絡部件的基礎架構,還要設置被動式標簽和閱讀器。在2003年的時候,這個基礎研究已經告一段落,業界已經認識到EPC的商業化已經是迫在眉睫,需要做EPC的商業化運作,來推廣EPC的行業標準,所以我們就成立了EPCglobal,來推廣EPC的行業標準。Auto—ID作為我們EPCglobal的研究機構對我們做研發上的支持。
最終我們怎么來實現“供應鏈上的可見性”呢?就是通過標簽以及可以變編碼的方案,通過網絡以及數據庫的技術最終達到全球各個行業的協同工作的目的。接下來,我講一下香港運用EPC/RFID提供可見性的方案和提供的案例。提到香港EPC/RFID的應用,我們必須提一下蹤橫網,也就是我們06年GS1在獲得香港政府資金支持的情況下,開發出來的一套基于EPC標準的平臺,現在我們商業化以后把它叫“蹤橫網”。這個“蹤橫網”可以通過電子產品代碼,也就是EPC/RFID技術,把全球供應鏈上的企業融合進來。這個平臺目前主要是為香港以及泛珠三角的企業做點對點的跟蹤。也就是從它的生產、物流以及銷售的環節,都可以把信息傳遞到這個平臺上面進行追蹤和追溯。
這個平臺有什么好處呢?蹤橫網的好處有以下幾點:第一,它的成本低;企業運用這個平臺,只要接駁到這個平臺上,不需要自己另外投入基礎的建設費用。第二,它的高度可擴張性;以EPCglobal的標準為基礎的網絡結構可以支持不同的應用以及技術發展,當然以后可以結合未來很多技術發展,都可以融合到這個平臺。第三個就是它的可互相操作性;互相操作性的概念是和企業本身的WMSS等等不同系統兼容起來,它還是一個全球的平臺,它的標準是全球的標準,符合全球溝通的方式。它的在安全技術上,我們也做了相應的研究,它通過轉讓的措施,我們可以把它做一個安全性評估,相對來說是比較安全的。
它整體的架構是通過基礎的RFID閱讀器獲取數據,通過中間件傳輸到我們的網絡平臺上,通過這個網絡平臺做一些數據的連接,和企業內部的各種系統進行溝通,來處理這些信息。這個平臺目前已經為超過70家的沃爾瑪山姆會員店的供應商提供追蹤、追溯服務,它可以保證EPC編碼的正確性,在出廠的時候,它可以確定編碼,在整個供應鏈流程里面,它是能夠追蹤到這個標簽是否符合工作的要求。它還可以為后續的追蹤、追溯,或者其他應用提供一個基礎數據的依據。
香港年年會舉辦一個RFID的獎項,香港幾個比較成功的應用案例,我也會在下面的時間跟大家探討。AAT,也就是亞洲空運服務公司,這個公司就是成功運用了RFID技術,對它的貨車,以及它的泊位進行實時的監控,我們稱它為“貨車與泊位可見性的追蹤”。在沒有使用這個之前,它主要面臨幾個問題,在01年的時候,AAT把它所有的手工管理的貨柜車的出路,以及停靠的方式用這種近距離接觸卡取代了,它采用這種卡以后,仍然達不到理想的效果,它不能實時的反應貨車泊位的運用狀況,所以效率一直提高不上來,而他的司機出入這個門口的時候,還需要用手去拍這個近距離卡,導致這個車進關的速度不是很高,另外它這個近距離卡也面臨磨損、丟失的情況。因為貨柜車司機的環境比較惡劣,經常劃和之后就會磨損。采用了我們的方案以后,AAT就把控制系統進行了實時的升級,就采用了C1G2的技術,對它的車輛進行出入的管理以及泊位的管理。在車輛進出口以及車輛泊位的監控點就裝上了RFID的天線以及閱讀器。它還通過一種特殊的技術,就是環繞探測器裝在泊位的死角位置,可以保證車輛就算沒有停在指定的位置,它也可以探測出出錯的信息。使用了這個系統的好處主要是在貨車的泊位可以最大化的利用,因為他可以實時的知道泊位的準確信息,有沒有停靠,是不是需要另外的安排。它的服務質量也進一步的提高,就減少了中間的干預過程。車輛排隊的時間在原來是需要13分鐘左右,現在算下來不到8分鐘就可以過去了。與近距離接觸卡相比,用了超高頻的標簽之后,它減少了更換的需求,UHL的標簽是遠距離接觸的,它不用拿出來。它對服務質量,以及它鑒別貨車司機是不是停錯了位置等方面都大大的提高。另外,它順暢了以后,可以減少很多問題,就是貨車太多了,堵車的時間比較多,如果是堵車少的話,它對環境的影響就會減少很多。
第二個我需要跟大家分享的一個案例,就是一個標桿性的案例,是“香港國際機場的案例”(行李可見性)。香港國際機場是使用了超高頻的行李標簽,對它的行李,以及它的分檢進行管理。在運用這個系統之前,它認為自己服務要有一些改進,以及安全、高效率方面的需求,就需要做這方面的改進。它原來用條碼標簽的時候,基本上是處于70%運營的效率。另外不準確的30%多需要進行人工的處理,這些人工的處理就需要花費大量的人力物力,因為香港每天的行李吞吐量是非常大的,所以這里的人力物力是消耗得非常多的。在08年的時候,香港機場把包括市區在內的所有的售票柜臺都安裝了RFID的行李條碼打印機,在訂票的時候就貼上了RFID的行李條碼,在行李的分檢區安裝了500多個讀取點,以及200多個閱讀器,另外還通過RFID的手持機,通過無線網絡的方式進行實時的監控,如果閱讀點處理不到的,就可以進行手動的讀取。
香港機場是世界上第一個運用RFID進行行李管理的企業,它也是被稱為“國際性RFID項目”的里程碑,它的機場行李處理速度、準確性明顯的加快。采用了這個標簽之后,它的讀取率達到了96%以上,所以說這個效果是非常好的,它的行李處理系統的處理能力和效率都得到顯著的提升。
第三個應用案例就是“生產過程可見性”,可能大家對這個生產商這塊還是比較關注的,這也是我們國內用機械化提升傳統制造業比較關注的方面。我們溢達集團就使用RFID取代原來的條碼對它的生產過程進行管理。之前它面臨的問題就是它的整個生產流程運用條碼不能提供實時的監控,它的生產線上出現的問題,不能及時的反映到管理層,所以就導致了管理層的處理速度非常慢,報告經常出現錯誤,它的數據來源就不能追蹤到位,或者是追蹤到的數據是不準確的,經過我們的RFID方案進行改進以后,它的管理層可以在辦公室收集生產作業,或者進一步通過它的不同區域的監控狀況,來進行監控。它使用的是可讀寫的智能卡來取代原來的條碼終端。它的每個終端的RFID信息就會實時的發送到數據服務器上面,來提供整個生產過程的信息,以及其他方面的管理,或者是統計信息。這樣做的標簽也是可以重復使用的,所以它整個的成本并不是很高。這個項目做下來以后,他們就發現管理上面不到位的情況得到了很好的改善,他們也發現自己工作流程上的瓶頸位置在哪里,改善了生產線的追蹤追溯的難題。下面還有一個數據,就是它從裁剪,以及組裝整個的生產周期縮短了兩天,效率提升了16%,在工人方面也做了進一步的改進。還有其他方面的輔助,比如說工人實時反映自己的工作狀況,可以對報酬進行了解,所以提高了工人的生產積極性,它的整個生產力水平都得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