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15-09-17
8月21日,由國際物聯網貿易與應用促進協會主辦,深圳物聯傳媒承辦的2015深圳國際交通物聯網創新論壇在深圳會展中心成功舉辦。本屆論壇吸引了智慧交通領域內的優秀企業家代表、行業專家以及各界新聞媒體朋友的熱情參與。
20世紀80年代中國開始建設第一條高速公路開始,經過近30多年的發展,目前中國高速公路總里程已經突破10萬公里,與之相伴的是,中國的智能交通的迅速發展,信息化技術的深度應用,給大眾生活和社會運轉提供了越來越好的便捷服務和舒適體驗。
國家交通運輸部就物聯網應用已經提出指導意見,要求通過交通物聯網技術的應用,推動交通運輸產業升級和提高現代化水平;大力發展高速公路多路徑識別和電子不停車收費技術;推進交通物聯網技術在城市交通運輸中應用,加快智能城市交通運輸系統建設等一系列意見奠定了物聯網在交通領域發展的基礎。記者全程跟蹤本次論壇,并聽取了專家和企業代表們就交通物聯網領域的新技術、新理念、新成果、新產品的深度交流。
深圳市綜合交通運行指揮中心總工程師關志超先生
深圳市綜合交通運行指揮中心總工程師關志超先生分享了“深圳智能交通建設經驗”。關總工從物聯網環境時代特征、城市交通物聯網建設、運行監測與模型體系、仿真環境與影響評價等四大方面展開論述。據介紹,深圳早在2009年就成立了深圳市交通運輸委員會,在國內率先建立了統一負責的“陸、海、空、鐵、口岸”對外交通和城市交通的大交通管理體制。在《深圳市綜合交通“十二·五”規劃》中,提出“建設全球性物流樞紐城市、打造國際水準的公交都市、構建國際化現代化一體化的綜合交通運輸體系”戰略目標。到2015年,深圳市智能交通發展將重點實現“九個一體化”創新。
據介紹,深圳正在構建基于城市交通模型系統的智能仿真平臺,設計內容包括:公路系統交通仿真、城市道路網絡交通仿真、行人與非機動車交通仿真、交通環境仿真、交通安全仿真、面向ITS的道路交通系統仿真,并能實現城市交通宏觀、中觀、微觀、在線智能仿真。
恩智浦AFC商務拓展經理Kelly Chen女士
恩智浦AFC商務拓展經理Kelly Chen女士的演講主題為“智慧城市與智慧交通”。Chen女士指出,要實現智能交通首先要有一個安全的系統平臺。NXP作為一家芯片提供商,從設計芯片開始對體積到性能都做了很多的考慮,力求為智能交通場景下的多應用提供一個安全的載體。在復雜的新應用環境下,安全性是用戶最為關注的問題,與其相關的保護措施也在不創新。Chen女士結合路燈車位管理和學生卡兩個實際案例對NXP的產品設計思路做了詳細講解。
Chen女士認為,在智慧交通與移動支付實際是難以割裂的兩大應用,未來NXP將在這兩個領域繼續為行業用戶做出更多的貢獻。
天津中興智聯科技有限公司副總經理王耀東先生
天津中興智聯科技有限公司副總經理王耀東先生的演講主題為“中興智聯,汽車電子標識系統技術領航者”。王總指出,汽車保有量快速增加,有限的資源承載空間與迅猛增長的道路交通需求的矛盾日益加劇,城市交通問題嚴重,已成為制約城市功能發揮和社會經濟發展的重要原因。汽車電子標識(也稱“電子車牌”)即在這樣的背景下誕生,為一嵌有超高頻無線射頻識別芯片并存儲汽車身份數據的電子信息識別載體。
王總指出,汽車電子標識具有車輛身份精準識別、車輛信息的高效采集、車輛信息的融合應用等三大技術優勢。據悉,國家標準委于2013年7月正式下達了《機動車電子標識安全技術要求》等國家標準制定任務,公安部交通管理科學研究所亦于2014年底完成起草汽車電子標識6項系列國家標準面向社會進行意見征集,預計近期會正式出臺。
成都西谷曙光數字技術有限公司董事長廖應成先生
成都西谷曙光數字技術有限公司董事長廖應成先生的演講主題為“利用LDSW構建城市交通實時信息大數據平臺”。廖董從擁堵費的征收談到了世界智能交通現狀,并指出,現有技術都不能滿足城市交通智能化管理的真正需要。在此背景下,成都西谷推出了顛覆性的LDSW(Low Duty Cycle Smart Wireless)科技創新技術,從通信技術層面解決智能交通面臨的里層問題。
據介紹,這套新系統系利用LDSW技術實時采集途經城市每個路口的所有車輛的ID和方向信息,在每個路口安裝一個讀寫器(與電信網絡連接),并每輛車安裝一個標簽,構建出車輛實時位置信息大數據管理軟件平臺。利用這個管理平臺向相關者提供多種信息服務,如:建立一個可實時上報車位占用情況的無線車位探測系統等。
當日,由國際物聯網貿易與應用促進協會主辦的2015深圳國際交通物聯網創新論壇取得了圓滿的成功,臺下聽眾與臺上的演講嘉賓進行了積極的互動,從專家、企業代表們的悉心解說中掌握前沿的行業知識和未來的前進方向。當天到場的媒體朋友也對相關企業進行了追蹤采訪報道,大家在熱烈的交流中滿載而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