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17-09-07
8月16日,2017第12屆RFID世界應用創新大會在深圳會展中心隆重舉辦。本次大會共邀請了300余家RFID行業產業鏈各環節的優秀企業、行業權威專家、RFID終端用戶代表共同參與,剖析行業發展方向,共同探索行業發展新模式。在本次大會上,復旦微電子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安全與識別產品事業部副總經理許昇明先生以《復旦微電子護航物聯網》為題,進行了精彩分享。
復旦微電子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安全與識別產品事業部副總經理許昇明先生
許總首先介紹了上海復旦微電子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稱它是一家從事超大規模集成電路的設計、開發、測試,并為客戶提供系統解決方案的專業公司。復旦微成立近20年,經不斷壯大,現擁有專業研發人員600+,申請并擁有300多件有關芯片設計方面的專利,在全球七個城市和地區建立了分支機構。
許總稱,復旦微電子是國內最早研發RFID芯片的企業之一。在2002就將RFID產品應用到上海軌交單程票,并與2004年推出多通道非接讀寫芯片,打破了國際廠商在這個領域的壟斷。從而極大地降低了RFID應用成本,使得我國的智能交通行業在隨后的幾年里得到迅猛發展。
接著,許總介紹了復旦微電子的產品線布局。其中“安全與識別產品線”是公司主要產品線,由系列齊全、年出貨量巨大的“IC卡產品線”和“RFID產品線”兩大塊組成,占集團整個銷售業務的50%以上。其RFID產品按照協議標準來分,可分為符合ISO14443標準的卡芯片,符合ISO15693的高頻安全芯片和符合 GB29768超高頻安全芯片三種如下圖:
許總表示,復旦微電子高頻安全芯片有自己獨特的優勢。這得益于其優秀的射頻性能和射頻兼容性的設計,得益于高可靠的EEPROM性能 (存儲50年,20萬次擦寫),并在芯片設計上,獨創性地在RFID領域應用了PUF(Physical Unclonable Function)——物理防克隆技術,同時支持我國的SM7商密算法。該芯片的獨特性,使其在防偽溯源、重要資產和物流的生命周期管理、車輛管理等領域有很強的競爭力。同時,公司也將在未來推出支持PUF和國密算法的超高頻芯片。
關于PUF技術,許總介紹,由于RFID應用場景的限制,通常采用輕量級的標簽算法。而PUF技術利用了芯片制造過程中注入和光照等工序的隨機工藝偏差,產生芯片的唯一“指紋”信息,經特殊技術提取后,可作為芯片的唯一標識信息,能提供基于芯片本身的不可復制性。同時還能提供動態的隨機密鑰以增加芯片的安全性。因此,PUF+SM7,能很好地賦予RFID應用的高安全性,同時又能廣泛地適用于不同的應用場景。
關于“物聯網安全的挑戰”的話題,許總認為,目前物聯網的安全性已經成為部署物聯網包括RFID應用的一個重要障礙和瓶頸,很大程度上壓抑住了蓬勃發展的物聯網應用。這些安全性問題可以分為五個方面:
1)平臺的安全性:數據處理的復雜性,需要高安全的平臺;
2)移動性:普遍存在的移動性對RFID的追蹤提出新挑戰;
3)巨量設備:巨量設備對常規的安全維護更新提出新挑戰;
4)云操作:基于云的操作導致安全邊界模糊;
5)隱私問題:用戶對隱私泄露存在巨大的擔憂。
而這些,很大程度上都是因為物聯網的數據獲取和處理的過程比以往更加復雜。
無論是互聯網、移動互聯網還是物聯網,安全問題一直都存在。并且隨著市場的逐漸變大,曝露出來的安全事件變多,公眾才更加關注。解決安全問題的核心,其實和以前也依然相似。依靠密碼技術,以保證數據的真實性、完整性和保密性。只是在物聯網時代,需要更加注意數據的防偽造、防篡改和防轉移。
基于“物聯網安全問題”的解決方案,復旦微電子提出了自己的產品思路。并設定自己的角色。那就是做“物聯網行業安全賦能者”。
復旦微電子賦能計劃
許總解釋了復旦微電子的定位、策略和行動。公司將以“RFID基礎方案供應商”為其企業定位,以“安全RFID+合作伙伴”作為其市場策略,在行動上,為物聯網合作伙伴提供“芯片+中間件+安全方案”的產品服務。使得物聯網行業的合作伙伴可以將更多的精力放在解決市場需求上,而由復旦微來協助合作伙伴解決使用RFID應用方面的安全問題。
復旦微電子的賦能計劃,是基于復旦微電子的如下優勢:
1)領先的芯片設計能力:
公司具有豐富的RFID芯片設計經驗(FM11/12/13系列);豐富的讀寫器芯片開發經驗(FM17累積銷售70M)。
2)強大的系統開發能力:
擁有自主開發的COS系統、密管系統、發卡系統等,可為眾多行業提供系統方案。
3)全面的數據安全解決能力:
有自己的安全實驗室,具有芯片安全、片上系統安全、應用系統安全解決能力。
許總稱,復旦微電子秉承最嚴格的質量管理體系和流程,并重視對知識產權的使用和保護,以確保向用戶提供高質量、高安全、品種齊全、行業領先的產品和方案。復旦微電子的產品采用先進的國密算法,現又加上了PUF技術,可為企業在實施物聯網應用的過程中提供安全解決方案,為企業的應用保駕護航。并希望與更多物聯網企業合作,致力于共同推動物聯網行業的健康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