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15-08-06
炎炎夏日,一個熱字總結了入夏以來節節攀升的氣溫,但,難道就只有天氣熱?那你就大錯特錯了!近來,還有比氣溫更熱的便是當下一直高熱不退的移動支付了。
一支手機能搞定你的衣食住行等所有支付,同時能管理的資金,移動支付給大家的日常生活帶來了很多的便利,同時,也悄悄改變著大眾群體消費方式,從現金、刷卡漸漸轉變為移動終端的消費。國內現階段移動支付線上線下場景支付火拼不斷,商業巨頭不斷玩轉支付場景,移動支付的場景發展可以用日新月異來形容。
作為國內移動互聯網的領頭羊,BAT在移動支付領域的廝殺無疑是最激烈的,三足鼎立之勢已然形成。但在移動互聯網時代,瞬息萬變的市場發展動態,對移動支付的要求也是一大考驗,究竟在移動支付發展趨勢上,支付市場是怎樣的一種發展態勢。
根據Analysys易觀智庫《中國第三方支付市場季度監測報告2015年第1季度》數據顯示,2015年第1季度,支付寶、銀聯與財付通分別以36.4%、35.49%與12.6%的市場份額繼續占據前三名,占據了80%以上的市場份額。但,在支付安全上,支付寶能給消費者帶來多大的保障呢?
就在5月27日,支付寶在全國范圍內曾出現過大面積的故障,導致支付寶無法正常使用。拋開故障原因不談,這次重大故障讓不少用戶意識到了支付寶的不安全因素,也反應出政府監管部門目前尚未對支付寶這樣的互聯網金融平臺進行全面的運營監管,這可以說是互聯網金融平臺最大的風險。
智能手機移動端的發展,無疑是帶動移動支付發展的一大助力。各大商業巨頭為把握市場紛紛燒錢搶占線下支付場景,不論在大型商超或是在便利店皆能看到支持支付寶或是微信支付付款的標志,這給消費者確實帶來方便,但是,在資金安全上,由于沒有政府部門全面的運營監管,在面對不法分子非法盜取或是企業軟件漏洞時,脆弱的互聯網金融又能否支撐起這一愈發尖銳支付安全問題?在我們高呼“無卡支付時代”到來之際,NFC移動支付的安全監管是否已經做好了準備?我們能否將資金安全放心的交到移動金融平臺?在移動支付安全狀況百出的同時,移動支付安全又該如何保障?
以手機為載體的NFC支付或許能帶領人類脫離刷卡支付的時代,基于移動互聯網、NFC、HCE、Token、生物識別等各類技術的業務模式不斷創新,應用場景不斷拓展豐富,線上、線下業務一體化發展加速。移動支付在市場融合與支付安全上對移動互聯網的要求越來越高,面對這一系列問題,我們邀請了金融支付與NFC和智能卡產業鏈上企業代表,發表他們在市場、技術、商業模式的研究和看法,解析產業政策以及支付安全與融合。只要你對移動支付有任何的疑問,或是對智能卡行業以及金融支付產業有濃厚的興趣,都歡迎前來參加2015年8月20日深圳會展中心舉辦的“深圳國際金融移動支付論壇”。
請微信掃碼注冊VIP觀眾,更多精彩等著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