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忠:電腦要等一下才能打開,正好我說幾句題外話,我看到今天來的人很多,精神狀態也比較好,前兩天在北京開中國的物聯網大會,來了很多人,黑壓壓的一片,然后說到物聯網,很多人的表情都不一樣,物聯網是一件好事情對不對?但是我覺得在我們的業界,至少是我,我還是感到有一些疑惑,感到有一些壓力,甚至感到有一些焦慮,領導和政府部門看到了形象工程的機會,投資人看到了投資的機會,企業看到了新的增長模式,這么一件好的事情,為什么大家還是感到有一些不是很正面的反應,我不知道這個感覺對不對。

上海秀派科技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兼技術總監 秦忠
物聯網的熱潮還存在一些問題,這個問題就是我們每個人都要調試好自己的心情和心理狀態,因為它是一件創新的事情,面對創新的事情,我們要有一個開放的態度,放開自己的心情,放開自己的想象,所以我今天的講話也沒有PPT,因為在物聯網面前,PPT的想象力比物聯網的想象力差很多。
其實我們對于物聯網的預期,可以是各個階層的人有不同的看法。我們也想象真的把所有的社會想象和物理世界連接到一個虛擬的網絡上來,而且對于現在的每一個人來說,物聯網是非常長期的事情,今天早上有人說到條碼整個運行的過程、推廣的過程經歷了三四年,物聯網可能會有更長的時間,在我們在座的每一位有生之年,能夠做一些什么?作為企業、作為企業的技術人員或者企業的管理者,我們能夠做一些什么?明天、后天,而不是我們退出以后。
不管是物聯網還是以往的RFID,創新的方向一個是在市場上可以創新,另外一方面從技術方面進行創新,所以我們今天講的是簡單的一些問題,也是通過我們秀派的一些經驗,和大家分享。
這個事情從何說起呢?我想從一個很小的例子來說,條條框框的架構談了很多了,我先說一個很簡單的例子。IBM大家知道,在物聯網上有一份著名的報告叫智慧地球,贏在中國。
智能交通里面有一句話我印象非常深刻,路面的傳感器,可以對交通的流量信息監控,實際上秀派在若干年以前就進行這方面的研究,希望能做出這樣的產品來,這件事情其實非常簡單,在座的可能有一些功能比較強的手機,其中有一些手機有指南針,指南針就意味著這個手機內部有一個磁傳感器,如果在手機上再寫一個程序,把它放在車道上,那么這個手機就是非常好的物聯網末端的傳感器設備,直接通過GPS和3G,車輛經過這個人的手機以后,馬上會有磁場,馬上可以把這個信號截取下來,發到貨物端的系統,看起來是非常簡單的,我們很多人說的,物聯網其實是綜合技術的運用,或者有些人干脆把它定義為物聯網系統新的綜合運用。
在這種情況下,你會看到,我們可用的技術其實還有很多,我們可以用更多的空間技術,我們的基礎設施、我們所有客戶端的軟件傳輸都不存在問題,我們的傳感器也有了,一個中學生都可以做這個事情。這個事情為什么那么成功呢?不但是秀派做了這個事情,全球也有很多公司和機構做過類似的研究。
我們看到物聯網其實離我們非常近,但是又感覺非常遠,因為我們沒有看到它在現實的智能交通上發揮作用,真正的投入使用。所以說這個觀點我是非常贊同的,這也是一個具有指導意義的,這就意味著我們排除了對于物聯網這種大而全,全球統一標準的誤區,物聯網就在眼前。它意味著每個企業和個人現在、明天、后天就可以開始行動。
有一個電視技術,電視從它誕生的那天起,全世界的人就開始看電視,但是其實電視的技術一直在不斷的發展和更新,但是我們發現,我們從來沒有一個等待標準、等待電視技術,而今天晚上,或者這個月我不看電視,從來不會發生這樣的事情,這個也是物聯網發展過程當中的一個增量。
再回到剛才的案例,用指南針的手機構建一個交通流量的信息網,我們看來是近在眼前的事情,它的核心問題在哪里呢?現在我們看到,它的核心問題是它的末端設備,非常簡單,你不可能把這個手機放在路面上,車一過去,你的手機就壞了,你的安裝怎么解決?多長時間需要維護?它是永久性的還是能夠工作五年、三年、一年?這就是RFID和物聯網末端結點面臨的一些問題,大量的情況是在嚴酷的條件下、復雜的條件下,需要你長期的工作,你可以想象按照物聯網的愿景,這么多的傳感器結點,你要做維護的工作,幾乎是不可能,所以你一定要做長期的工作,而且在整個的過程當中保持穩定,生命結束以后,自動的退出這個網絡,當然還不能對環境遭到污染。
這個也就是秀派一直在努力的方向,在秀派公司成立的那天起,我們是做什么的?做的是物聯網的核心問題。
現在我們的話題說到末端的結點問題,末端的結點問題核心有兩塊,第一塊就是產品化的問題,產品化牽扯的因素非常多,我今天在這里就想提一個大家在日常工作當中都會碰到的問題。它是一個RFID,波膽提高以后,它給人描述的是什么樣的場景?描述的是多目標的、遠距離的識別,在以往的通訊的系統當中,QS一直是核心的問題,就是保證服務質量,在這些高頻和RFID之間,就產生了一個邏輯上的歧義,QS要考慮低成本、低功耗,他認為這是慢速的網絡,他們把設計的技術目標偏向于低功耗和低成本,而忽略了QS和它的實施性,另外一點就是他們運用環境和需求非常復雜,還有數據等等一些問題,這就影響了整個系統的QS。簡單來講,這么一個場景,比如說我們現在對物品的通道進行管理,香港的機場貼了兩個標簽,就怕讀不到,問題是系統不知道讀不到,沒有人認為讀不到意味著不存在,這個也是阻礙,無限傳感器網絡和RFID核心的問題,在這個方面,秀派已經開始工作,我們希望能夠在QS上有一個質的提升,能夠告訴我們的用戶,你讀不到的,它沒在這里。
第二個問題就是產業化的問題,對于物聯網的目標就是討論物聯網末端的設計,它是一個嵌入式的系統,這些所有部分的產業鏈,作為我們末端設備的制造商,必須要進行所謂的整合,因為傳感器部分、因為能量供給部分,因為射頻通訊的部分,他們還沒有準備好,我們現在拿到了所有的東西,都是為別人做的,不是為物聯網做的,這也是物聯網產業化過程中的一大困境。
簡單的舉一個例子,我們對溫度進行測量,你在測量的過程當中,通過的電流是一個毫安,一個毫安的電流是挺大的能量消耗,其實這個事情非常簡單,電流降低了1000倍,意味著同樣的結點可能工作一年,有1克的電阻,工作了一千多,意味著要兩年多的時間,問題是你還買不到,這個事情并不難,問題是你要整合產業鏈,使得你的產品能夠符合物聯網的要求,這個更像麥當勞或者是肯德基,他要去養雞,這個道理是相類似的。
我的講話基本上就結束了,最后一句話是物聯網我們要找到自己的位置,我們要做的是以人為本,把社會效益放在首位,把它的商業模式放在首位,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