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p id="pafsa"><tbody id="pafsa"><sup id="pafsa"></sup></tbody></rp>
  • <b id="pafsa"></b>
  • <video id="pafsa"></video>
      <video id="pafsa"><mark id="pafsa"></mark></video>

        <rp id="pafsa"></rp>
              <source id="pafsa"></source>
                <u id="pafsa"></u>
                <tt id="pafsa"></tt>
                  文章正文
                  亞馬遜無人便利店要開到更多城市了,它有什么不一樣的?

                  發布時間:2018-03-06

                  亞馬遜無人便利店要開到更多城市了,它有什么不一樣的?

                    蜜月旅行的第三天晚上 7 點半,Logan 和新婚妻子 Marssa 站在西雅圖市中心一家便利店的門口,等待著手機上應用下載。

                    西雅圖是這對俄勒岡夫婦旅行的第一站。在逛過派克市場、太空針電視塔、第一家星巴克門店之后,他們來到自己在西雅圖最期待的一站:亞馬遜總部樓下的自營無人便利店 Amazon Go。

                    “當我們決定要出來度蜜月的時候,我們就決定要來這里。”Logan 說自己喜歡科技,曾經在微軟等公司工作過,第一站選在西雅圖正是為了參觀亞馬遜新開張的無人商店。

                    Amazon Go 位于市中心第七大道和 Blanchard 街的拐角處,離西雅圖地標建筑太空針塔和派克市場都只有約 15 分鐘步行距離,每周一到周五營業,營業時間是早上 7 點到晚上 9 點。在今年 1 月 22 日正式對公眾開放營業之前,這家店已經面向亞馬遜員工內測了一年。

                    在附近的幾個街區內,最近的生鮮超市是步行五分鐘可以到達的生鮮超市 Whole Foods,那里也已經屬于亞馬遜,店里貼著各種“WholeFoods + amazon”的標示。

                  亞馬遜無人便利店要開到更多城市了,它有什么不一樣的?

                    和亞馬遜的其它線下店不同,Amazon Go 需要下載一個同名應用才能進去。第一次來的人大多都要在門口等下載完成。

                    下載完 Amazon Go 應用,用亞馬遜賬號登錄,打開應用首頁的二維碼,在門口的閘機上掃一下,就可以走進商店了。

                    Logan 在入口處刷了兩次手機,第一次讓 Marissa 通過閘機,接著再自己走進去。在接下來的購物過程里,他都不需要再把手機拿出來。

                    當一個人掃過 Amazon Go 的二維碼走進商店,之后的消費行為都會與這個賬戶綁定。他也可以幫你的朋友掃碼進入,系統會將他們的消費都記在同一個賬戶上。

                  亞馬遜無人便利店要開到更多城市了,它有什么不一樣的?

                  入口的閘機有些像開通了手機掃碼的地鐵閘機

                  亞馬遜無人便利店要開到更多城市了,它有什么不一樣的?

                  掃碼處

                  亞馬遜無人便利店要開到更多城市了,它有什么不一樣的?

                  將手機屏幕上的二維碼貼在掃碼處,閘門就會打開

                  亞馬遜無人便利店要開到更多城市了,它有什么不一樣的?

                    這家店以自制食物為主,買東西=拿了就走

                    通過閘機進門后正對著的貨架是 Amazon Go 最核心的品類:自制食品。到了午餐和晚餐的高峰時段,許多顧客刷手機進了門,就直奔這個貨架,挑選幾樣轉身就出門去。

                  亞馬遜無人便利店要開到更多城市了,它有什么不一樣的?

                  一進門,正對著入口的是即食商品的貨架

                  亞馬遜無人便利店要開到更多城市了,它有什么不一樣的?

                  在早餐時段,擺放三明治、沙拉的貨架有一半還是空的,商品還在制作中,午餐時段開始之前,這里會被填滿

                  亞馬遜無人便利店要開到更多城市了,它有什么不一樣的?

                  Whole Foods 的即食商品貨架,看起來并沒有太多區別

                    我們曾經參觀過京東、天貓、支付寶開的無人收銀店,不論商品的種類多還是少,每樣商品上都有一個 RFID 標簽(與公交卡、門卡原理相同),繽果盒子、小麥鋪等創業公司開的無人便利店也是同樣,店內的收銀系統是靠著掃描 RFID 標簽來判斷顧客購買了什么商品。

                    但是 Amazon Go 里沒有一樣商品有多余的標簽。除去進門和出門時的不同,在店里逛起來的感覺和不遠處的有機超市 Whole Foods 也沒有多少區別。因為亞馬遜已經全資收購了 Whole Foods,你還可以在 Amazon Go 的貨架上發現 Whole Foods 自有品牌的商品。

                  亞馬遜無人便利店要開到更多城市了,它有什么不一樣的?

                  商品周身沒有 RFID 標簽

                    Amazon Go 和一般便利店的最大區別還在于,在普通便利店,需要捧著挑選好的商品去結賬,結完賬才能拿到牛皮紙袋或是購物袋。在 Amazon Go,店里有三個地方可以自取購物袋,需要什么直接放進購物袋里,挑選完了就可以拎上走人。

                    這樣一來,在附近的幾個街區你一眼就能認出來誰是 Amazon Go 的顧客:他們手上拎著的橙色購物袋令人很難忽略。

                  亞馬遜無人便利店要開到更多城市了,它有什么不一樣的?

                  走進店內,顧客會從墻上拿一個購物袋,將要買的商品直接放進購物袋里

                    在出口處,Amazon Go 還設了一個能容納六個人就座的就餐區,這里有用來加熱菜品的微波爐、吧臺桌椅、一次性餐具和紙巾等就餐用品,從就餐區的小門出去,就是亞馬遜 Day 1 大樓的大堂。

                  亞馬遜無人便利店要開到更多城市了,它有什么不一樣的?

                  就餐區

                  亞馬遜無人便利店要開到更多城市了,它有什么不一樣的?

                  一次性餐具、醬包、紙巾,都在這里供顧客自取

                    按照亞馬遜的說法,每當顧客把商品從貨架上拿下來,這件商品就加入了一個虛擬的購物車,如果再把它放下,這件商品就自動從購物車里消失了。

                    之前有記者嘗試在商品還在貨架時就用購物袋罩住它,將它帶出商店。但是亞馬遜還是識別出了訂單,從他的賬戶扣了錢。

                    顧客挑選完所需要的東西,直接從閘機里走出去就可以。在顧客走出店鋪后的幾分鐘之內,電子收據就會推送到你的手機上,扣款則會在那之后的幾分鐘內完成。這張收據不僅會顯示你的購物明細,還有你在店里具體停留了多長時間。

                    從我們的現場體驗來看,人們在出閘機的時候會下意識的停一下,等閘機開了再出去,雖然實際上系統并不需要那一兩秒的反應時間。

                    想要退貨也很容易,在應用里的電子收據處就可以操作。你并不需要把商品退到商店,也不需要上傳圖片證明什么,選擇退款理由,就可以獲得退款。

                    應用中顯示退款會在 3-5 個工作日內返回原支付方式,我們實際操作下來,退款在 48 小時之內就到賬了。

                  亞馬遜無人便利店要開到更多城市了,它有什么不一樣的?

                    在傳統的超市、便利店,在收銀臺或是等待結賬的排隊區域都會擺放許多讓你隨手買走的食物,比如口香糖、巧克力、紙巾、小包裝的零食等。在 Amazon Go,并不存在這樣的區域。

                    如果你想在店里逛一下,進門正對著的是沙拉、三明治之類的餐食,右拐則是堅果、零食,再向前則是廚房雜貨,冷柜里則有一些速凍食品,如果你想帶點菜回去做晚餐,亞馬遜自己的半成品食材包(Amazon Meak Kit)也擺放在右手邊的貨架上。

                  亞馬遜無人便利店要開到更多城市了,它有什么不一樣的?

                  半成品食材包

                    走到酒水區調個頭,右手邊的冷柜是火腿、培根等肉食以及乳品飲料,再往前走、路過面包,就回到了餐食區,你可以直接從餐食區出門,也可以再繞到餐食區左手邊的飲料區買些能量飲料。從飲料區回到出口的閘機處還要經過一個小包裝巧克力的貨架——那可能是最類似傳統便利店等待區貨架的了。

                  亞馬遜無人便利店要開到更多城市了,它有什么不一樣的?

                  酒水區是唯一一定會有人值守的區域

                    全程的購物體驗,我們拍攝了一支視頻,你可以點開看看。

                    雖說“無人”,但店里每天有十幾個人工作

                    雖然 Amazon Go 是一家無人店,但是在走進商店之前,人們首先會看到至少十位在櫥窗里忙碌的店員。

                    亞馬遜將后廚完全展示在臨街的一面,這些員工從早上六點多鐘就開始忙碌,他們會將食材或是半成品食材加工成沙拉、烤雞、意面、三明治等即食商品,放在貨架上銷售。直到晚上七點半之后,這個臨街的廚房才會空下來——那時店內就不再制作新的食物了,整理好廚房,這些員工就算下班了。

                  亞馬遜無人便利店要開到更多城市了,它有什么不一樣的?

                  從店外向里看,你只能看到這些正在制作餐食的后廚員工

                    除了店內廚師自制的菜品,Amazon Go 還銷售酸奶、飲料、面包、廚房雜貨、堅果零售等品類,此外,它還有一個拐角的貨架區域,銷售葡萄酒、啤酒等酒精飲料。

                    針對人們快速解決晚餐的需求,亞馬遜去年推出的半成品食材包(Amazon Meal Kit)也出現在了 Amazon Go 的貨架上。

                    除了省去收銀臺的人工,Amazon Go 其實是一個擁有不少員工的商店。一位名叫 Hutch 的員工告訴我們,在售賣啤酒等含酒精飲料的區域,一直會有一名員工檢查顧客的身份證件:根據美國法律的規定,只有年滿 21 歲的顧客才能進入這一區域。

                    入口處則至少會有一名員工,以幫助顧客應對進入商店時產生的各種疑問。在人流高峰期,入口處的員工會增加到三名甚至是四名。

                    另外,店內還有員工負責巡店補貨,后廚還有至少 10 名員工負責制作食物或是加工半成品。

                    這有些類似亞馬遜在庫房里的安排:亞馬遜在公司倉庫推廣普及機器人,讓機器人做那些沉悶重復的工作,讓人類員工去做要動腦筋的工作。

                  亞馬遜無人便利店要開到更多城市了,它有什么不一樣的?

                  正在補貨的員工

                    Hutch 告訴我們,每當貨架上一種商品的庫存少于 75%,系統就會自動向后場生成訂單,通知員工去補貨,員工在收到通知后,會按照系統提示,將貨架填滿。這樣,即使是人流高峰時段,也不會出現貨架空空蕩蕩的景象(早晨的餐食貨架是個例外,為午餐準備的餐食會在午餐時段之前陸續制作完成、上架)。

                  亞馬遜無人便利店要開到更多城市了,它有什么不一樣的?

                  這扇小門通向后場

                    和亞馬遜實體書店處處都強調 Prime 會員權益不同,Amazon Go 只需要綁定亞馬遜賬號,而不需要用戶成為 Prime 會員。但是你需要下載一個亞馬遜之外的 Amazon Go 應用。雖然在店內光顧的時候你只需要在進門時刷一次手機,但是平時你可以在 Amazon Go 應用里查看所有商品的種類與價格。

                  亞馬遜無人便利店要開到更多城市了,它有什么不一樣的?

                    不難想象之后這個應用會像盒馬一樣變成外賣應用。

                    店員也說不清在這個店里安裝了多少攝像頭

                    讓 Amazon 與眾不同的是店內安裝的各式傳感器和攝像頭。

                    Hutch 在 Amazon Go 項目里已經做了兩年運營,他的一部分工作是巡店補貨,一部分則是在入口處引導顧客。正式開業一個月以來他已經大致了解店內的人流量規律,他每天會選擇在 10 點半左右解決午餐,因為在那之后,直到晚上閉店時分,店內都會非常忙碌。

                    但是他說不清店內安裝了多少種傳感器和攝像頭。“我也不知道到底裝了多少,我只能說,看看這些,它們都有不同的作用,貨架上也有。”他指著天花板,讓我看那些不同形狀的傳感器。

                    按照亞馬遜的說法,這家店通過攝像頭、傳感器追蹤人流和貨架商品,結合了深度學習、人工智能、計算機視覺等技術,完成人流分析、消費追蹤,讓結賬在人感知不到的情況下就能夠完成。

                  亞馬遜無人便利店要開到更多城市了,它有什么不一樣的?

                  安裝在天花板上的傳感器、攝像頭

                  亞馬遜無人便利店要開到更多城市了,它有什么不一樣的?

                  貨架上方的攝像頭

                    為了實現這樣的體驗,Amazon Go 項目也經歷過反復。原本 Amazon Go 的計劃是在 2017 年年初對外開放,但是從開始測試以來,商店內人數超過 20 或者消費者過快的搬拿特定貨架上的商品,Amazon Go 的店內跟蹤設備就難以跟蹤消費者和商品,所以開放時間向后延了一年。

                    但是從亞馬遜對外放出店內概念視頻之后,無人便利店和無人超市的概念就火了。自助結算、刷臉進門、刷臉支付等技術被組合到各種模式里。

                  亞馬遜無人便利店要開到更多城市了,它有什么不一樣的?

                  京東無人便利店入口,首次進店之前需要人臉簽約

                    從我們在京東、天貓、支付寶以及各家創業公司推出的無人店項目來看,Amazon Go 是目前作為商店的體驗最流暢的。

                  亞馬遜無人便利店要開到更多城市了,它有什么不一樣的?

                    晚上九點十分左右,店員從里面關上了 Amazon Go 的店門作為一家無人商店,它只在周一至周五的 7:00-21:00 之間開放。

                    現在的生意不錯,這多少與亞馬遜員工有關

                    像 Logan 和 Marissa 一樣將 Amazon Go 當作旅行目的地的人并不在少數,在正式對外營業的一個月里,這家面積僅為 1800 英尺(約合 162 平方米)的商店,已經迎來了許多專門為它而來的人。因為同時容納的顧客有限,在剛開業的幾周里,人們需要排隊等待進入 Amazon Go。

                    如同從舊金山專門飛了兩個小時到西雅圖排隊進店的視頻播主 TechSmart 所說:“這是一個以無需排隊結賬為賣點的商店,但是人們卻需要排隊等待進入它。”

                    Hutch 對店內舉著手機、相機、攝像機拍攝或者直播的人早就見怪不怪。“人們在社交網絡上直播、拍很多照片、發推特,這很常見。”他說。

                    但是在店內最常見的還是亞馬遜自己的員工。他們的身上掛著亞馬遜工牌,在 Amazon Go 挑些食物解決一餐。對便利店生意有利的一點是,亞馬遜雖然有公司食堂,但并不像 Google、Facebook 等硅谷互聯網公司一樣為員工提供免費食物。

                    在店內最繁忙的午餐時段,Day 1 大樓的門口也顯得擁擠,送外賣來的餐廳將貨車停在門口,打開后備箱蓋,等待取餐的人,也不時有員工拿著 Uber Eats 的袋子回到大樓里。

                  亞馬遜無人便利店要開到更多城市了,它有什么不一樣的?

                  Amazon Go 位于亞馬遜總部大樓的一層

                    “這里選擇還挺多。”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亞馬遜員工告訴我們,她之前都在大樓里的公司食堂吃午餐,或是步行到幾個街區之外的市中心(downtown),找一家餐廳吃。

                    到了晚餐時段,會有一些家庭顧客來光顧。Riho Gravning 在西雅圖工作十年,現在是一家日美留學中介的員工,在朋友介紹之下,她和丈夫帶著一歲大的孩子來店里看看。在就餐區,她和家人一起分享了一桶冰淇淋。

                    他們一家住在不遠處的太空針附近,最近為了孩子有更大的活動空間,Riho 準備將家搬到郊外去。最近的四五年,這附近的一帶因為亞馬遜新總部的建設、投入使用而變得繁華,房租也變得貴了起來。

                    “西雅圖這十年變化非常大,十年前這一帶都是些倉庫。”她告訴我們。“Amazon Go 也帶來許多感興趣的人,我剛剛在店里還看到了一群日本人。要知道,這一帶的日本人并不多。”

                    Riho 所稱的“一群日本人”指的是來自東京的 Hirokawa 一行。他帶了十幾名同事一起,早上六點半就到了店門口,是為了在七點一開始營業就進去。他是日本一家零售系統供應商的負責人,他們正在開發的技術與 Amazon Go 展示的“Just Walk Out”技術類似。“但是程度有差別,有些時候我們還是需要人來辨別。”他說。

                    Hirokawa 和他的同事們在無人商店里待了一整天。他的幾位同事會在第二天繼續考察 Amazon Go。

                    晚上九點關門之后,Hirokawa 還帶著同事們一起,去了附近的 Whole Foods 超市。亞馬遜在收購 Whole Foods 之后給這家超市帶來了哪些改變,也是這些零售行業從業者感興趣的事情。

                  亞馬遜無人便利店要開到更多城市了,它有什么不一樣的?

                  Whole Foods 有售的商品,Amazon Go 也有

                    因為人流所以線下,但無人更多不是因為成本而是體驗

                    像亞馬遜做其他事情一樣,Amazon Go 是一整套完整的系統。

                    根據 Recode 報道,亞馬遜計劃今年再增開 6 家 Amazon Go 超市,洛杉磯則可能成為西雅圖之后第一家擁有 Amazon Go 的城市。這個從五年前開始籌劃的項目,現在似乎終于結束了第一階段的測試,準備將其模式擴張出去,推向更多的人群。

                    無論是洛杉磯還是西雅圖的新店址,都選在寫字樓聚集區或是購物中心,這和亞馬遜此前開設實體書店的思路類似:都是選在中產階級頻繁光顧的消費街區。

                    和激烈競爭中的中國電商市場不同,亞馬遜已經基本壟斷了美國線上零售生意。但在線購物的不足也越來越凸顯出來。相當一部分人就是喜歡在線下逛著買東西。

                    過去幾年在美國圖書市場,最大電商亞馬遜的市場份額增長已經停下。這也是為什么亞馬遜開啟了一系列線下書店。

                    至于便利店和中小型超市主導的生鮮和雜貨生意,就更難通過線上解決了。根據消費者產品研究公司 TABS Analytics 的調查調查,頻繁網購雜貨的顧客還是只有 4.5%,僅僅比四年前的 4.2% 略微上漲。

                    這還是在亞馬遜做了十年生鮮之后的結果。

                    2007 年,網絡食品雜貨服務 Amazon Fresh 在西雅圖上線,數年之后,這項服務也只擴張到了費城、紐約和加州。2014 年,亞馬遜又推出了一小時配送上門的 Prime Now 服務,主要的商品就是生鮮。到 2016 年,這項服務增加訂外賣的選擇。

                    為了讓人在手機上下單,亞馬遜想盡了辦法,在街邊設置流動的購物車、租用郵政公司的車隊、在城市里建小的物流節點……這些都沒能改變人們的消費習慣。

                    同樣的情形也發生在中國,天貓和京東已經在超市、生鮮上不計成本的投入。

                    最終兩邊互聯網巨頭的選擇都是去開線下店,在人流密集的社區獲得消費者,避開半小時送達那高昂的物流成本。

                    如果說開線下店是為了更低的人流成本。無人的目的可能就不只是減少幾個低薪收銀員那么簡單。

                    知名獨立分析師 Ben Thompson 曾評論說,員工工資可以占美國便利店總成本 13.5%。

                    這也是 Amazon Go 宣布的時候對于無人技術影響的猜測。

                    但是對于一家開在大城市市中心的店鋪來說,利用前沿技術節省下的人工開支,跟門面租金相比并不是一個很大的數字。何況 Amazon Go 遠比一般便利店更偏向餐食,而廚房還不能無人。

                    相比較而言,它對購物體驗的提升更為明顯。

                    不管蘋果的 Apple Pay 還是支付寶和微信掃碼,都還是有一個較長的流程:顧客拿商品 - 店員點商品 - 付款 - 放進購物袋的過程。這些技術能做到的只是讓付款稍為快一點,以及不用隨身帶現金。購物體驗本身沒有太大變化。

                    但 Amazon Go 直接把店員清點商品、付款、從籃子換成購物袋這些流程全部移除,拿了商品就可以直接出門。

                    兩者間的差距就像 Uber、滴滴和出租車。坐習慣了天天 Uber、滴滴,下車后自動扣款,你偶爾坐一次出租車甚至會忘了付款就打開車門。

                    可以明確的是,這樣的支付技術并不會停留在 Amazon Go 目前的便利店里。

                    去年 6 月 16 日,亞馬遜宣布以 137 億美元的價格收購 Whole Foods。

                    現在,在 Whole Foods 里隨處可見亞馬遜的 Logo,并逐漸變成亞馬遜網購的取貨點以及生鮮上門服務的倉儲中心。

                    Whole Foods 的商品已經出現在亞馬遜的網站上。Amazon Go 里也到處都是來自 Whole Foods 的食品。

                    目前,亞馬遜線下生意的擴展并不算快。從緩慢的開店和測試進度,你能看出亞馬遜對線下生意的謹慎。但它開始之后大概就不會停下來。

                   

                  粵ICP備05006090號 版權所有?IOTE 物聯網展始于2009 | 深圳市物聯傳媒有限公司
                  首頁參展商觀眾關于IOTE

                  微信掃碼
                  注冊展會VIP觀眾

                  服務熱線

                  18676385933

                  在線咨詢

                  回到頂部

                  <rp id="pafsa"><tbody id="pafsa"><sup id="pafsa"></sup></tbody></rp>
                1. <b id="pafsa"></b>
                2. <video id="pafsa"></video>
                    <video id="pafsa"><mark id="pafsa"></mark></video>

                      <rp id="pafsa"></rp>
                            <source id="pafsa"></source>
                              <u id="pafsa"></u>
                              <tt id="pafsa"></tt>
                                天堂社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