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13-04-12
中國四大名酒之一的西鳳酒,試點采用深圳眾和正通的RFID食品安全溯源系統作為其一個系列產品的智能管理系統,這是物聯網從概念到應用的一個典型案例,是物聯網行業發展的一件有里程碑意義的喜事。對此,我刊記者特別采訪了深圳眾和正通的總經理羅賁先生,就該項目的成功和公司的發展經驗做了深入了解。
《物聯網世界》:西鳳酒安全追溯系統的成功是行業的一件令人興奮的事情,請您談談,該項目的成功對行業對企業的影響會有哪些?
羅賁:近幾年,物聯網從概念到應用不斷地摸索發展,雖然已經有了一些行業應用,但有影響力的行業性大項目真正落地的還是比較少。這次酒類安全溯源項目的成功,可以說是一個新的行業廣泛應用的開始,讓奮斗了好多年的物聯網企業看到了希望。而深圳眾和正通也藉此占得行業發展的一席,希望能夠成為該領域的領跑者。
RFID防偽技術已經發展了十幾年,很多企業都做了大量的努力和嘗試,但是都沒有找到一個完美的解決方案。物聯網行業的發展,為RFID技術的廣泛應用從軟件和硬件的各方面奠定了基礎。而市場需求的日益強烈,為RFID技術的應用提供了巨大的動力。可以說目前的環境,對RFID應用來說,是技術成熟,條件具備,需求強烈,可謂是天時地利人和,所以成就了此次西鳳酒的項目。該項目具有很強的前瞻性,具有廣泛的復制參考價值。
《物聯網世界》:請簡單談談此項西鳳酒安全追溯系統較之前的一些安全追溯系統有什么特色和優勢?
羅賁:RFID技術在食品防偽安全的應用在幾年前就已經有發展,對酒類防偽的應用應該始于三年前的五糧液的RFID應用項目。只是三年前,各方面的配套設施并沒有那么完善,五糧液的RFID項目更多的是實現流通環節方面的信息,對防偽和追溯的目的還不能完美實現。我們公司的西鳳酒安全溯源系統最大化的摒棄了之前項目中的弊端,加入了新的理念,提升了項目的可行性和可復制性。
技術方面,我們公司的RFID食品安全溯源系統采用了開放的終端來作為物聯網解決方案的應用。只需要持有NFC手機、平板電腦或相應的NFC配件,在共享平臺下載一個相應的軟件,消費者就可以對商品進行識別驗證。這種開放的終端,不需要額外增加廠家成本,對消費者而言也對商品真偽的檢驗也非常便捷。因為RFID碼的唯一性,這樣商品就真正做到了防偽,從根本上杜絕了商品的大量復制。
眾和正通建立了自己的云服務器,可以提供開發的免費的公共軟件下載平臺。廠家可以把數據庫托管到眾和正通的服務器上,不需要重復投入,這也降低了廠家的投入成本,增加了系統的可推廣性。另一方面,隨著金融機構和三大電信運營商對NFC手機的大力推廣,NFC手機的普及率越來越高,消費者檢驗商品真偽也就越來越方便。這些大環境,都為物聯網應用提供了基本條件。
《物聯網世界》:物聯網涵蓋廣泛,應用領域眾多,目前有些領域已經有了成熟的應用,有些領域的應用還沒有真正開始,您比較看好哪些物聯網應用領域?
羅賁:物聯網行業的發展因為受到經濟實力、支撐技術發展水平及需求的迫切性等因素的影響,不同的領域發展進程不同,不同的區域發展水平也各有差異。在物聯網發展的前期,政府的推動作用也是發展的關鍵因素。所以,一些關乎民生的項目,像交通、食品安全、醫療等領域的項目,是政府非常關注和重視的,也是政府扶持力度比較大的,這些領域的項目發展速度相對快。結合公司的技術特點,我比較看好食品安全溯源的項目。食品安全的問題日益日益嚴重,是民眾的痛,也是政府的痛,所以食品安全問題必定是政府會下大力度解決的問題。而物聯網技術正是解決食品安全問題的一個重要的技術,另一方面,隨著NFC手機的普及,有理由相信在未來的兩三年,食品安全溯源項目將迎來爆發式發展。
說到NFC手機,我個人認為,未來以NFC技術為基礎的物聯網應用都將是快速落地的項目。13.56MHz的近場支付技術已經非常成熟,只要NFC手機普及,與此相關的應用就將迅速發展。
《物聯網世界》:作為一個新興的物聯網企業,請您談談眾和正通的企業特色與發展經驗。
羅賁:深圳市眾和正通科技有限公司的前身是眾和科技公司,創立于2006年,是北京意誠信通智能卡有限公司的控股子公司。2011年,公司業務由智能卡的制造為主的制造型企業轉為以RFID技術的研發、應用開發和銷售為主的研發型企業。
我從97年開始就從事智能卡行業,一路見證了智能卡行業的興起、發展到繁盛整個歷程。到了2010年,物聯網從概念到應用開始轉變,這是企業發展的新機遇。眾和正通有著豐富的智能卡行業經驗和市場基礎,又有著軟件開發的技術優勢,于是公司決定果斷轉型,進入物聯網行業。
新公司,有老血液有新活力,在硬件及系統集成優勢的基礎上,收購了一個在智能手機軟件系統方面很有實力的公司,這樣就形成了硬件與軟件強強組合的局勢,對市場需求能夠快速做出反映,占得市場先機。西鳳酒項目的成功,正是這種優勢的體現。
《物聯網世界》:物聯網作為新興產業,其發展注定不會一帆風順。你認為目前阻礙物聯網發展的最大阻力是什么?對物聯網的發展您有怎樣的憧憬?
羅賁:RFID的技術已經相對成熟,影響其廣泛發展的主要原因還是成本的問題。因為價格的限制,一些中低端的商品,還很難應用,這樣就導致應用的量難以提高。而量與價格是反比的關系,量小,價格就高。所以目前RFID的應用還沒有形成一個良好的循環專題,還是被價格的因素阻擋著。
影響RFID價格的另一方面原因是我國的制造工藝的水平。蝕刻仍然是目前RFID標簽天線制造的主流技術,工藝水平的限制工業化的程度還有很大的差距,天線的成本甚至高于RFID標簽芯片的成本,這是一種不合理的成本結構。提高天線制作的工藝水平,實現RFID標簽封裝的工業化,其價格就有望大幅降低,應用推廣的阻力就會減小,RFID的應用就將迎來大踏步的發展。
物聯網產業是一個蘊含著巨大利潤的產業,眾和正通將不斷完善自我,踏實進取,希望能和物聯網產業一起迎接輝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