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bless模式、RFID-SIM系統……乍看這些術語,可能你還不明所以,但提到如今使用普遍的網銀“U盾”、“手機一卡通”,不少人都會恍然大悟。
作為21世紀多平臺支付業務的核心,網絡身份認證芯片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而國民技術正是這一領域的優勢保持者。其自主研發的國內首顆量產32位CPU產品,如今已廣泛應用于我國金融、海關等領域,打破了國外品牌過去的壟斷局面。
今年4月,國民技術登陸創業板,填補了國內IC(微電子)企業在本土上市的空白,隨后在短短幾個月內創下了當時創業板的最高股價,“中國IC設計第一股”被不少證券界人士看好。
10月29日,創業板誕生一周年前夕,在中國證監會創業板專家咨詢委員會成立大會上,上市半年的國民技術接連q登陸“創業板最具人氣榜”、“創業板最具成長性企業”三甲。在昨天的中國第二屆創業板高峰論壇中,國民科技又斬獲創業板“最具投資價值企業”亞軍頭銜。
在本屆峰會中,國民技術股份有限公司副總經理、董事會秘書孫元雖然并未發言,但在不少業內專家和投資者心目中,國民技術的投資價值并不遜于獲得第一位的世紀鼎利。
這次以0.5分之差“惜敗”,孫元笑稱“一點都不可惜,反而是能拿到第二位,讓我們受寵若驚,畢竟登陸創業板的許多是行業的龍頭企業”。
孫元告訴記者,國民技術成立10年來,從站穩腳跟到占領市場、登陸上市,其中經歷了許多坎坷和波折,企業團隊、骨干員工,既飽嘗科研的困惑,也歷經創業的艱辛。
“這幾年發展中,國民技術一直在走高科技的路子,但其中也走了一些彎路,曾經我們為了技術上趕超國外,集中資源搞研發,忽視了市場需求,結果最終還是輸了市場。所以我們如今學會,高科技企業不是‘陽春白雪’,你做出的產品技術除了獲得科技專利,最終還是得要回歸市場,改善和提高廣大老百姓的生活。”
孫元表示:“集成電路設計是知識密集型行業,目前具有豐富經驗的高尖端人才比較匱乏,許多都集中在國外的芯片技術企業,如何吸引這批精英‘海歸’,也是技術企業一直在努力的。”
“但畢竟國外這塊市場已經相對成熟,有一些海外人才看到了國內廣闊的發展空間,和在國內企業‘大有作為’的余地,已經愿意投身國內領域,讓我們看到了曙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