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19-04-02
約十年前,云計算被認為是新瓶裝舊酒,不值得關注。再后幾年,云計算受到各項政策和科技企業的重視,被賦予了希望之光。到這幾年,物聯網冒出尖來,物聯網平臺地位水漲船高。那么現在,邊緣計算、AI、物聯網安全廣受關注,如何就此進行應用與落地?我們還可以圍繞著物聯網平臺和數據安全進行哪些思考與分析呢?
上周,2019蘇州國際物聯網平臺與數據安全高峰論壇完美落下帷幕。會上,來自微軟中國、優锘科技、Arm、華云數據、萊璟信息、軟通動力、深信達共7家企業代表嘉賓到場演講,話題涵蓋當下熱點技術(邊緣、AI、安全),熱點應用(園區、制造、城市),與現場400多名觀眾進行分享與探討。
活動現場
透過新名詞看物聯網計算平臺演進的本質
微軟(中國)有限公司首席技術顧問管震首先分享了關于“物聯網平臺”的一些思考。此處選出幾條作為舉例:1.物聯網的核心是物,中間有邊緣,然后是云,云可以用來做連接,做賦能;2. 發展平臺,最需要想的不是技術問題,而是思考如何滿足用戶或合作伙伴的更多需求;3.想想數據留在哪兒,決策能力放在哪一段;4.微軟不會主導生態圈,企業有各自的生態圈,微軟將成為合作伙伴生態圈的一部分;5.物聯網安全今年會越來越重要……總而言之,關于物聯網業務要思考的著實太多,當熱點風口一個個出現時,不需要焦慮,不變的原則總是存在。
對于去年火熱的無人便利店,管震先生也拋出四個本質問題:增加客戶利潤了嗎?降低成本了嗎?增加客戶了嗎?改善供應鏈了嗎?這些事每件都很重要,而且能夠把其中一件做好就是成功。
微軟(中國)有限公司首席技術顧問管震
海量數據給如何管理未來世界帶來難題
北京優锘科技有限公司VP 沈祎崗表示,IT和IoT的演進給企業運營管理帶來了各式各樣的新挑戰。設備數量百倍增長,由廠商為主維護的大機變為上百臺服務器和各種開源組件構成的復雜系統;開放式分布式架構帶來了IT的敏捷性,同時大規模設備和軟硬件組件構成的復雜系統也使管理難度倍增;傳統人工維護的運維機制已無法支撐,人力成本的大幅上升也使運維自動化、智能化的接受度進一步提高;物聯網帶來的海量設備、多樣工具和碎片化數據,如何高效管理成為擺在眼前的難題。
因此,優锘把物理世界的呈現作為著重點,希望在IT世界里構建一個真實的現實社會,推出了基于數字孿生圖譜的管理平臺ThingJS。通過打造IoT可視化PaaS平臺,為IoT做可視化賦能,提供快速的、普適的開發體驗。
北京優锘科技有限公司VP 沈祎崗
物聯網有多大的市場價值,就有多大的安全挑戰
Arm物聯網服務集團中國區總負責人陳曦表示,通過物與物的連接,物與人的連接,實現對所有數據價值的利用,這是萬物互聯之后將產生的實際業務價值,也是大家對物聯網事業的期許。但其實,有這么大的市場價值,就有更大的市場挑戰。
物聯網的產業鏈非常長,企業大部分都是從原有的市場角色進入到新的業務領域。大家也普遍認為,最影響物聯網規模化的一個問題是碎片化,如何實現一定的標準與共識來緩解碎片化,這是萬物互聯最基本的要求。在這之中就最需要安全信任的介入。100個、1000個、5000個的小規模應用試驗都沒問題,但要做1萬個、10萬個的規模化,企業就更加擔心安全是否得到保障了。
物聯網的安全不是一個公司的事情,是整個行業的責任。包括Arm在做產品框架的時候,會邀請業內主流的一些企業,參與到平臺安全框架的搭建過程中,來實現行業互相之間的共同信任。
Arm物聯網服務集團中國區總負責人 陳曦
單一技術不能帶來完整用戶體驗和商業價值
物聯網還有幾個問題沒有解決。第一是標識,需要原始的身份認證;第二是管理,沒有特別強的標準在背后支撐,每家廠商都在推出私有的管理體系;第三是安全。因此,物聯網最大的問題倒不是在實踐的層面,而是在標識、管理、安全這樣的最關鍵的幾個理念上面。
華云數據集團有限公司首席架構師王斌峰補充表示,企業部署物聯網的原因,就在于獲取最有價值的商業結論。而物聯網存在“投資巨大,產出很小”的巨大問題,原因在于缺少了最后的那個點,即人工智能算法的一些介入。在算法介入以前,我們能想象到很多物聯網應用都沒什么價值。以工業企業上云這塊業務作為舉例,華云在預測性維護、產品外觀質檢、加工參數優化、智能工位等領域為用戶提供能力,就都融入了人工智能點石成金的作用。所以核心就是,要掌握正確的方法論來推進物聯網體系的建設。
華云數據集團有限公司首席架構師王斌峰
物聯網碎片化在有所收斂
隨著行業的推進,物聯網應用正在成系統、成規模地進行。在智慧園區領域就產生了三大發展變化:1. 網絡覆蓋化,園區應用對網絡的依賴越來越強;2.平臺集約化,將園區分散的應用集成起來;3. 應用智慧化,這里需要數據的積累與人工智能的融合。上海萊璟信息技術有限公司總經理湯寅冬在演講中表示,萊璟智慧園區主要從四點進行應用服務,即安全保障(包括一些消防安全解決方案),節能減排,提升舒適度體驗,集約化建設四個方面。
比如將燈桿改造成為智慧照明信息桿,在上面承載更多的信息化應用,與樓頂基站結合,優化園區的信號覆蓋,這就是目前十分受到關注的園區集約化之一。更多的應用案例不勝枚舉,智慧園區的發展值得期待。
上海萊璟信息技術有限公司總經理湯寅冬
物聯網正在影響城市的建設
城市的場景,對物聯網有著特殊的要求。軟通動力物聯網業務負責人&咨詢總監吳俊昭在演講中表示,城市的體系化發展要求物聯網以平臺化匹配,要求物聯網從分散碎片化向開放共享轉變,城市級物聯網平臺成為城市轉型升級的必要支撐。而多樣性的垂直行業應用,可以通過平臺實現一定程度的拉通、互動,從而實現數據共享、智能,減少重復建設。
軟通動力在多年城市信息化建設的基礎上,也給出了自己的一些看法與理解。首先:異構化接入,在符合標準、規范的情況下,為第三方iot平臺和應用系統提供接入;其次:映射為虛擬設備,為每一個設備產生一個或者多個的數字設備,其中一個永遠在線(生產環境),其它的可以作為(次生產環境或者測試環境使用);再次:萬物互聯,為上層應用提供接口和微服務;最后融合多種應用,形成虛擬化的數字城市。
軟通動力物聯網業務負責人&咨詢總監吳俊昭
物聯網最后一米數據安全
隨著物聯網發展得越來越快,暴露出的安全問題也逐漸增多。總有那么一些人惦記你的服務器,總有那么一些人想拆解你的設備。蘇州深信達網絡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李云飛在演講中表示,經過對歷史安全事件的分析,黑客病毒最容易利用四種很難徹底修補的漏洞來進行攻擊:1.操作系統的漏洞;2.業務系統的漏洞;3.應用程序漏洞;4.錯誤的配置。這些是系統級不安全的主要因素。
針對邊緣計算設備安全,深信達也推出CBS賽博鎖,通過把安全容器內嵌到操作系統中,對容器內的應用和數據進行加鎖,程序和數據在容器內運行,實現終端安全。
蘇州深信達網絡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李云飛
結語
在本次的會議中,幾位嘉賓從技術分析、市場應用、標準制定等多個方面對多個層次進行闡述,物聯網、大數據、云計算和安全無疑成為貫穿全場最高頻的詞匯。更多的思想在碰撞,更多的機會在產生,物聯網勢必將在平臺和安全的保障下獲得穩步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