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08-12-25
2009年浙江省信息產業廳將全力推進信息產業科學發展,為服務浙江省轉變經濟發展方式、推進經濟轉型升級、再創浙江科學發展新優勢作出應有的貢獻。
今年以來,浙江省信息產業廳堅持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認真貫徹黨的十七大精神,按照浙江省委“創業富民、創新強省”總戰略和浙江省政府“全面小康六大行動計劃”工作部署,圍繞“數字浙江”建設和浙江省信息產業廳“269行動計劃”確定的重點,穩步推進浙江省信息產業各項工作,取得了較好成績。
深化信息技術應用
一是以農村信息化綜合信息服務平臺建設為抓手,有序推進農村信息化建設。積極推進全省農村信息化綜合信息服務平臺建設,涵蓋基層政務管理系統、農村經濟合作社經營管理系統、村級網站群、農業商務系統等內容的一期項目建設初步完成。確定首批試點單位,發布示范標準,全面開展省級農村信息化試點。流動“信息大篷車”已在麗水、衢州鄉村完成26批次培訓任務。積極推進農村綜合信息服務站的共建,為23個省級試點村配備了電腦。完成新一代農村衛星電視安全接收系統試點,惠及農戶353戶。扶持開發了一批涉農應用軟件和信息產品。
二是以印染行業為突破口,信息技術推進節能減排取得顯著成效。積極推進信息技術在高能耗、高污染行業節能減排的融合應用,取得了有效進展。會同紹興等地開展的“信息技術促印染行業節能減排”專項行動,通過工藝優化軟件產品運用,成品合格率、資源利用率大幅提高,減少污水排放、減少綜合能耗均達到30%以上。
三是以推動城市科學發展為目標,城市信息化建設取得積極成果。建立省政務數據交換中心,政務信息資源目錄體系和交換體系建設國家試點進展順利。杭州、寧波、溫州三市以項目帶動城市信息化進程,不斷提高公共服務水平,2008年分別入選“中國城市信息化50強”。湖州、嘉興、金華等地城市信息化建設特色明顯。
四是以基礎網絡和重要信息系統為重點,信息安全保障工作得到加強。積極組織開展奧運會期間的信息安全保障工作,確保全省網絡信息安全。積極實施信息安全等級保護制度,組織對176個單位477個信息系統進行了定級評審。加強網絡信任體系建設,新增發放企業電子認證證書6萬余張。積極推進信息安全風險評估試點,進一步落實各項信息安全制度、技術防范措施和應急處置工作,扶持信息安全產品的研發,加強信息安全保障,重點保障基礎網絡與重要信息系統安全運行。
信息產業繼續保持較快發展
(一)產業規模繼續擴大,增長質量和效益明顯提高。2008年1-8月全省規模以上信息產業實現主營業務收入2596.8億元,同比增長15.4%;實現工業增加值516.6億元,同比增長28.1%;實現利稅總額168億元,利潤總額124.8億元,分別同比增長40.3%和50.1%;完成出口交貨值1013億元,同比增長5.5%。
(二)著力推動產學研相結合,信息技術創新能力得到加強。制定并組織實施了信息產業自主創新能力提升行動計劃。加強與中電科技集團公司的合作,推動該集團科技成果在我省進行轉化和實現產業化。舉辦“2008浙江省信息技術成果交易會”,推動產學研合作和成果轉化。積極培育和發展行業技術研究發展中心,增強企業持續創新能力并帶動行業整體科技創新能力的提高。組織和鼓勵我省信息產業企事業單位積極參與國內外標準編制,多個標準草案被接納為國際標準文檔。電子信息產品污染控制工作有序推進。
(三)軟件與信息服務業健康快速發展,網絡經濟發展迅猛。軟件產業1-8月實現銷售收入209.7億元,實現利潤總額29億元,同比分別增長20.7%和67.6%。新認定軟件企業91家,新增計算機信息系統集成資質認證一、二級企業7家,軟件企業從業人員達6萬余人。軟件產業基地、軟件行業(企業)技術(研發)中心建設穩步推進,企業自主創新能力不斷提高。杭州、寧波、嘉興等地扶持力度較大,信息服務業發展形勢喜人。
研究落實省委關于加快網絡經濟發展的指示,認定阿里巴巴等一批電子商務信息服務業為軟件企業,支持信息服務業發展。以互聯網業務、動漫游戲、電子商務為主的網絡與數字增值業務發展迅速。浙江行業網站已占全國總數的40%。杭州成為全國首個“電子商務之都”。
(四)強化園區建設,產業聚集進一步加快。全省已有國家級信息產業基地(園區、城市)12個,省級特色信息產業基地(園區)14個,各基地(園區)發展態勢良好。杭州國家計算機與網絡產品產業園、新加坡杭州科技園建設有望成為華東地區最具影響力的軟件外包服務和人才培訓基地。寧波保稅區信息產業園吸引了奇美電子、冠捷科技等30多個光電企業落戶,形成世界級的光電產業集群。
(五)堅持實施大公司大項目帶動戰略,鼓勵企業做大做強。
充分發揮行業龍頭企業在產業配套、技術創新、科技人才等方面的優勢,帶動中小企業建立技術聯盟和產業聯盟,完善產業鏈條,形成競爭優勢。平板顯示、數字電視、通信、計算機與網絡等領域已經形成新的經濟增長點。2007年全省入圍全國電子信息百強企業9家,2008年入圍全國軟件百強企業10家、全國電子元件百強企業31家。
(六)著力打造交流與合作平臺,對外合作水平有新提高。聯合有關方面,成功搭建“2008中國軟件發展與信息服務外包高峰論壇暨首屆中國電子服務大會”和“2008中國(浙江)國際信息技術交易會暨信息化與工業化融合高峰論壇”兩個交流合作平臺。與國內外IT(信息技術)大公司全面合作取得新進展,甲骨文公司在杭州建立了分公司,新加坡杭州科技園等一批合作項目已啟動。組織參加“臺北國際車用電子展”取得較好效果。長三角等區域合作穩步推進。
無線電管理能力顯著提高
一是科學管理頻譜資源和臺站,服務浙江經濟發展。推廣基于RFID(射頻識別)的電子標簽臺站技術監管手段,不斷強化制度建設,加強對各類臺站的監管。今年前三個季度共辦理行政許可事項1086件,新發、換發無線電臺執照6783個。摩托羅拉公司總部已將下一代高速寬帶技術的研發和試驗逐步轉移到杭州分公司。
二是全力做好北京奧運會火炬在我省傳遞等重大活動無線電保障工作。采取臨時管制,依法排除干擾,扎實做好無線電安全保障各項工作,圓滿完成了北京奧運會火炬傳遞期間無線電保障任務。認真做好“兩會”等重大活動和節日期間無線電保障工作。
三是加大干擾查處力度,確保重點頻率和軍隊裝備用頻安全。配合部隊完成軍演、專線聯通等工作,有效調解軍地干擾問題。加強對航空導航、水上安全等重要業務的干擾查處。今年共協調各市查處重大干擾投訴10起。
四是服務社會,無線電行政執法水平有新的提高。今年以來共受理無線電違法案件申訴30起、查處案件37起。配合做好高等教育考試、研究生考試、司法考試等重大考試的無線電保障工作。共查處利用無線電設備和技術進行考試舞弊的案件20余起。
發展環境進一步優化
一是加強調查研究,政策法規工作有新進展。圍繞黨的十七大提出的“五化并舉”、“兩化融合”重要舉措及省委“創業富民、創新強省”總戰略,結合產業發展實際,加強調查研究,提出了推進“數字浙江”建設兩大行動計劃,研究制定了《加快發展我省信息產業,推動信息化與工業化融合的意見》,得到了省政府領導的肯定。對改革開放30年以來電子信息產業發展情況進行了總結和展示。《浙江省信息化條例》列入2009年一類立法計劃。
二是健全機制體制,行業管理和服務工作有新改善。編寫產業投資指南、重點投資目錄,強化產業引導和服務。加強省市互動,與杭州、嘉興、金華等市政府共同推進軟件與信息服務業發展取得較好效果。加強行業統計,做好全行業經濟形勢的分析和重點企業發展情況的監測預警工作。簡化和規范辦事程序,強化政務公開,為企業和公眾提供方便、公開、優質的服務。
三是加強監督管理,各類財政專項規范實施。強化制度建設和監督管理,突出規范、公開和實效,做好財政專項的實施。今年已上報國家電子發展基金項目49個,第一批得到部里資助1650萬元,落實省財政配套資金870萬元。實施國家級信息技術推廣應用“倍增”計劃項目28項,總投資2.67億元;省級項目25項,總投資約3.34億元。
四是加強培訓教育,專業技術隊伍不斷壯大。組織信息技術“653工程”項目50余個,舉辦信息技術“653”工程培訓項目60余期,參加培訓人員12100余人。舉辦計算機信息系統集成項目經理(含高級項目經理)培訓6期。繼續開展信息技術專業技能鑒定工作,共鑒定合格人數2672人。
五是結合實際,抓好部署和落實,深入開展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活動。我廳領導高度重視,迅速行動,已經掀起了活動熱潮。廳機關制訂了實施方案,召開了動員大會,提出了“深化信息技術應用,加快信息產業發展,服務經濟轉型升級,推進‘數字浙江’建設再上新臺階”的活動載體、工作目標和具體要求。目前第一階段正在開展“九個一”的學習培訓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