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19-08-08
作為RFID集成應用解決方案提供商的銷售前端解決方案,在行業當前面臨著發展機遇與競爭激烈并存的形勢下,利用每年度的物聯網行業大展對行業的產品、技術、解決方案的競爭,傳統廠商與新加入廠商的競爭,進行一個現場面對面的溝通交流是非常必要的,通過了解,知己(個人與團隊)之短予以補之,明它(個人與團隊)之長取而習之。
正所謂“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以史為鏡,可以知興替;以人為鏡,可以明得失”,作為一個行走在成為中國最優秀的RFID售前顧問專家路上的RFID物聯網從業者來說,如何通過行業展會,來了解行業的發展與競爭,進而利用這種信息的了解來反哺我們在與客戶溝通需求、定位場景,并作出適時的場景化解決方案,同時為客戶負責任地以更低的成本設計,規劃未來的迭代演進路線,讓自己與客戶在應用落地時做到“過去不摒棄、當前正適用、未來不落伍”,是一個立志扎根物聯網場景研究的人的孜孜不倦的追求!
基于IOTE 2019年第十二屆中國物聯網產業博覽會(深圳)的觀展,結合本人的相關經驗與圈中友人的探討溝通,今天筆者從硬件產品(RFID手持機、RFID讀寫器、RFID裝備類產品)、RFID標簽耗材產品、RFID系統(平臺)解決方案等幾方面對此次觀展的體會做如下分享:
RFID硬件產品
整體行業的產品顏值提升明顯,但綜合看起來硬件廠商的“兩極分化”趨勢明顯加大,同時,國際/國內大廠針對RFID裝備類產品,不約而同地在“貼近用戶”場景上通過各自對用戶的理解與把握來提供“差異化功能”,開辟競爭新戰場。
在 RFID手持機方面,產品顏值較往年提升明顯,強(工業級)一體機模式開始向弱(兼具消費級外觀)一體化模式相互融合演進,今年大多新機均采用卡扣結構設計或者通過緊固件將安卓物聯網手機(注:物聯網手機區別于傳統手機方面主要在手機主板等功能方面集成了較普通手機更強勁的專業一維/二維掃描傳感器)與RFID模組進行固定的分體式方式,來完成RFID整機的整合。
這種轉變讓筆者想起似曾相識的2008年左右MTK之于手機將國內IDH手機行業格局顛覆的即視感!不到2年的短短時間內,占據國內國際手機品牌IDH近75%份額的北京德信無線,因為MTK手機集成芯片的出現一夜之間崩閃(此處謹以個人的最高敬意致敬德信無線董德福先生在GSM手機行業的貢獻,德信無線代表了中國在GSM手機時期人才的金字塔,正因為它的存在,在內部基于其培訓出的手機行業人才,在外部智能型手機浪潮的時代趨勢下,基于MTK“山寨機”的瘋狂5年,深圳得以迅速通過產業鏈分工協作問鼎世界智能設計與制造之都)!
縱觀近三年來,國內基于IMPINJ R2000芯片的高性能UHF RFID讀寫模組廠商份額集中,同時受近年來軟件算法AI的飛速發展,普通智能手機在掃碼/解碼能力上已經逐漸拉近與物聯網手機的差距,在這引得客戶群體一直拿物聯網手機與普通智能手機做性價比對比的現實情況下, RFID手持機整機廠商幾乎在過度集中的UHF RFID讀寫模組廠商面前,相關的硬件成本就是透明的“組裝式”成本,議價只能通過“量大訂單(基本是囤貨的招數)”來降低自身的產品單價成本,進而保持與客戶的采購控價能力。
在物聯網RFID行業當前仍是“生存發展”階段的這種前提下,”求變求生存“的思路是每一家硬件集成廠商業績壓力的最直接策略。在核心模組受性能這種單一核心功能限制下,廠商唯一能變而且能讓客戶直觀感受到“值”的就是在產品的更輕薄、顏值外觀、產品功能靈活組合搭配(模塊化)方面走差異化路線!
但是,我說的是但是,此次展會,筆者亦發現前一部分UHF RFID模組廠商,前2年還遮遮掩掩的“下海搶食”(注:做與自己客戶同類型的產品或者應用),現在已經變得簡單直接公開了。一句話,業績惹的禍,模組的生意已經養不活自己團隊了。
1、手持機外觀顏值提升明顯,國際大廠開始國產化代工
圖一:2016年以前的UHF RFID手持機
圖二:2019年第十二屆中國物聯網博覽會展出的UHF RFID手持機
國內RFID手持機,高端基于R2000芯片模組,集中于國內某一家R2000模組廠的UHF RFID模組方案+MTK的PDA手機方案整合而成,在市占率方面,該模組廠商幾乎壟斷國內70%的UHF RFID手持機整機廠商,其余為2016年上市的國內某PDA廠商約占12%左右市場份額(主要采用其股東團隊的UHF RFID模組,部分采用ThingMagic的模塊,因2016-2017年間在國內某應用集成項目上,優先取得國內千臺級規模應用而占據當前UHF RFID手持機在相應行業應用上較大的單品級份額)。
其它中低性能手持機以芯聯、旗連的模組為主,輔以ThingMagic的低端模組。
日、韓、臺系在此次展會上亦展出不少UHF RFID手持機,而且都宣稱在中國大陸設立分/子公司(原先只有代理商或辦事處)加入到RFID手持機的競爭行列(以下有大部分日韓臺系現場照片供參考)。
2、RFID手持機標準化產品廠商“兩極分化”趨勢明顯
這里講的分化,不是指產品的性能,是指廠商的定位分化,部分廠商針對自己的優勢定位沒有清晰的認識(分兩種類型:產品線的克制、自身核心主營業務的克制)。
(1)關于產品線的克制方面
不夠克制的代表廠商就是,以大面積的展臺展位,展出多款UHF RFID手持機,產品外觀樣式幾乎無差別,僅在部分細和模組使用上有選擇性的差異,讓集成商或者終端客戶在手持終端的應用選擇上不得不犯“選擇困難癥”。
更為有意思的就是如前文所貼部分現場真機照片,以RFID行業老司機的觀感來說,有些UHF RFID手持機簡直就是同一流水線同一套模具與工藝下的產物,儼然已經成為國內/外品牌廠商的UHF RFID手持機貼牌代工廠。
反觀,產品線克制的代表廠商,在2019年展會與宣傳上,保持了相當的克制,產品型號相對有限,展出亦有限,有的干脆實物機器都不展出,給客戶的選擇性很清晰,而不至于產品挑花眼“你要什么功能我都可以”(現實的情況是UHF RFID是一個相對來說比較專業化的物聯網小分支,當前的市場客戶沒那么專業,給他太多選擇其實就是他不知道怎么選擇)。
(2)關于自身核心主營業務的克制方面
一些基于R2000芯片做UHF RFID模組的廠商,或許是業績壓力等原因,一邊出貨給客戶,一邊與自己的客戶在搶奪終端客戶上拼產品、拼應用、拼價格。UHF RFID手持機的UHF模組、RFID手持機、RFID讀寫器、RFID天線、RFID標簽,甚至是RFID集成應用(如資產管理)都在做,是任性還是怎么樣值得思考(國際品牌商為什么能在一些大項目上占據有利地位,其實就是非常克制自己不與自己的客戶爭食的結果)。
3、RFID裝備類產品,國內/外廠商,不約而同瞄準了差異化競爭
(1)此次展會首推的這方面的亮點就是UHF RFID打印機,以前國際三大廠,ZEBRA、霍尼韋爾、日本佐騰SATO,今年展會新增國際大牌AD、TSC、HP、EPSON,國內的博思得同樣面臨國產競爭對手IDPRT的加入競爭。
ZEBRA:毋庸置疑,RFID打印機領頭羊,價格貴,性能穩定,但技術支持在國內大多依賴代理商(代理商經驗受局限)。
SATO:RFID打印機,充分發揮日本企業的傳統特點,在細節、操作設置界面更符合亞洲人使用習慣方面與ZEBRA做差異化競爭,優勢是UHF/HF同機支持打印(可更換模塊),此次展會同時SATO秀出桌面打印機配合機械手取標簽、整理標簽、貼標簽的流程化作業解決方案(血液袋裝管理方案)再次展現出日本企業在細節處理上的優秀的綜合系統解決方案能力。
AD:針對ZEBRA、SATO的RFID打印機,打出差異化的競爭點“針對RFID打印機寫碼校驗”給出直接直觀的機器端解決方案,對打印出錯的RFID標簽直接打印MARK標識出,AD給出的說法是因為他們遇到客戶越來越多的要求,為切實解決好用戶服務問題,所以“順帶”把UHF RFID打印機做了,解決用戶的“痛點。
TSC、HP:這兩家在此次展會上展示的RFID打印機,依據現場所觀與交流,結合行業圈子友人交流下來,主要依賴于ThingMagic提供的模組化與結構化技術支持完成(國產RFID打印機品牌,大部分亦是ThingMagic給予的后臺技術支持),打印能力暫時看不出很大的差異化能力。
EPSON:此次展示僅是樣機,用IMPINJ模塊與天線自己搭建,體積是此次展會所見到的RFID桌面打印機最大的,其距離量產化估計還有較長一段時間的路需要走。
ZEBRA ZT610替代其即將于2020年停產的R110XI4工業級桌面RFID打印機,在性能上據說有較大的提升,具體提升與否和提升多少有待后續觀察。以下RFID打印機現場照片供參考:
(2)其次就要說一說,RFID行業裝備大家伙RFID隧道機、RFID標簽復合機。
某廠商通過聚集一幫PLC核心骨干成員,歷時三年磨一劍,已經將以PLC為核心的UHF RFID隧道機做到了極致,基本算是處于國內RFID隧道機壟斷地位,年出貨量約占國內一半以上市場份額。
另有北方某物聯網集成商展示的RFID隧道機,在整機體積方面有亮點,在機器的工控顯示界面與軟件方面亦突出了更優異的軟件界面優勢,其它部分RFID隧道機廠商由于沒有參與此次展會或未展出相關隧道機實物,此次展會筆者未能獲取到明確的信息更新。
RFID標簽復合機,國際大廠紐豹依舊占據大市場份額與主導地位,但在面對國內的市場需求與標簽復合需求等五花八門的響應能力方面不足。國內中小規模標簽廠基本上以廣州某行業多年的玩家提供標簽復合機(定制化標準品輸出,出口/內銷據聞已經于2018年成對半分趨勢,年約30-40臺)。今年展會深圳某新晉標簽復合設備廠商展示出多層復合能力的機器,明示在國內市場標簽的復合工藝技術上將與廣州開始就當前國內/外RFID行業標簽形式多樣化、成本下行期望趨勢的目標,展開差異化競爭,這也代表著標簽復合工藝產能提升,成本進一步下行即將再次提速的可能性。
4、RFID天線專業化程度越來越高
此次展會關于RFID天線,除傳統的某深圳天線廠商之外,有家佛山企業展示出的超薄RFID天線比較搶眼,大小尺寸各式各樣,種類尺寸齊全,給專業的系統方案集成商以豐富之選擇可能(由于觀展時間,相關的天線性能指標能力測試留待后續拿到相關樣品測試后再做分享)。
5、意外的發現,國產高性能UHF RFID讀寫器芯片廠商低調出世
此次展會最最意外的收獲是,在一個角落一家國產UHF RFID讀寫器芯片廠商低調出世。要知道,近5年以來,國內/外的UHF RFID高性能讀寫器芯片均是以IMPINJ R2000“霸市”地位而存在,在中低端讀寫器芯片方面韓國、中國確有相關的芯片流片并最終成為設備進入應用市場,但時至此次筆者到觀展現場亦只是聽說國內有相關團隊在研究高性能讀寫器芯片(對標IMPINJ R2000),至于流片至少要到今年9月份以后,與現場展位技術負責人溝通后發現,該廠商負責人宣稱其現在展出的由剛歸國的海歸團隊完成的高性能讀寫器芯片可達-81dBm接收靈敏度(IMPINJ R2000的芯片是-82dBm接收靈敏度),現場筆者亦用EPC G2標簽的R6-P芯片標簽約20枚予以測試,依據群讀、識讀距離等效果對比筆者曾經的測試直觀結果看,這確實震撼到筆者了,關于后續這枚芯片筆者也將持續跟進與行業相關人士進行測試和分享。
RFID標簽耗材產品
在RFID標簽耗材產品方面,幾乎所有廠商已經開始放棄傳統的標簽(不干膠、吊牌、PVC卡等)供應,尋求在特定場景方面進行“定制”縱深研究進而達到經營性的防守。
特種標簽的典型代表Omni-ID、村田
其它國產的特殊標簽
RFID系統(平臺)解決方案
在RFID系統(平臺)解決方案方面,廠商的“兩極分化”明顯,同時在一些縱深專有應用領域,由于應用體量的上升,加上頭部企業的競爭白熱化亦吸引到“巨頭級”的互聯網廠商入場。
1、服飾解決方案領域
某標簽起家的物聯廠商:專注于RFID在服飾場景的全鏈條應用,與海爾“衣聯網”平臺走的較近。
某國資背景物聯廠商:在國資背景加持下,目前在服飾應用領域平臺級方案商中位列三甲之一,以前其最短板的硬件,在這2年得到ThingMagic代理商的大力支持,關于場景RFID解決方案的硬件方面基本上已經不再是短板了,系統平臺組應用上有“價格屠夫”之稱(不知道是不是因為國資背景加持不差錢兒,哈哈)。
老牌RFID硬件發家的物聯廠商:廠商硬件實力雄厚,在其公開聚焦的垂直應用行業領域,均是沉穩聚焦做到龍頭地位,在RFID行業內亦素有“黃埔軍校”之稱,此次展會展臺相當低調,基本以墻面宣傳方式做展示介紹,在目前的國內服飾領域的系統平臺級解決方案商中,以不到2年時間殺入垂直行業前三甲。
還有其它服飾平臺級玩家,或未參與此次展會,或此次展會僅展示出部分標簽耗材能力,筆者此處就不做細節分享。
2、農牧行業領域
在農牧這個相對偏門的應用領域,低調聚焦的平臺級玩家應該算是目前RFID行業最賺錢的企業(沒有之一),其平臺管理能力在系統方面一騎絕塵,值得其它垂直應用行業領域學習。
3、其它諸如資產管理、珠寶行業應用等領域,此次展會尚未發現平臺級解決方案商。
此次展會所傳遞出的行業機遇
縱觀此次展會所見所聞所交流,整個行業,相對來說真正做到賺錢的企業,寥寥無幾,少數這兩年聚焦深耕到行業縱深場景,做產品(硬件、耗材)做到極致的有限幾家企業贏虧平衡或者略賺薄利,做系統平臺集成應用解決方案的,整體都是尚未達到贏利,但整體行業趨勢向好。
在農牧行業領域,基本上現有的頭部平臺級玩家已經做到極致,其它中小型玩家跟普通標簽耗材玩家一樣,基本上大的超越機會不太可能存在。
在泛零售系統級解決方案方面,國內以零售、以RFID起家的頭部企業正在行業內沖殺拼搶,得益于海瀾之家RFID的成功規模應用,再受全球服飾行業差不多3年一小洗5年一大洗牌這種規律性的行業特質影響,國內服飾行業這2年信息化改造需求大增,RFID標簽設備幾乎在量級呈倍上漲的同時成本以約10%的速度下探。服飾系統平臺解決方案商當前拼的就是系統平臺級的軟件靈活性、可擴展性、場景變化前后相關應用遷移復用性等幾方面的能力,當然,在服飾領域價格成本、設備質量可靠性穩定性、系統軟件平臺穩定性等亦是常規的能力要求。不考慮其它方面因素影響,預計當前行業前三甲服飾泛零售系統級解決方案廠商將最終只會存在2家企業,形成20/80的市場份額格局。
寫到最后,筆本其實更想說的是,希望垂直行業系統級玩家頭部企業能充分認識到行業內競爭的同時,要注意行業外部玩家的殺入!顛覆格局的產生,一般都是外部突然殺入!
RFID行業的垂直應用,在農牧、資產等方面,受行業特性影響,外部力量不太會主動進入拼殺,但是在服飾應用領域,因為零售業態的變化由傳統的只是在門店/商場進行售賣活動演變到如今的品牌商工廠店、電商平臺、個人網店、直播售賣、自助式售賣、門店/商場全渠道24小時全天候營業等形態,零售行業已經是串連原材料、生產加工、物流/快遞運輸、電商網絡平臺、門店、個體定制等全業態的“泛零售業態”!
所以,擁有眾多“用戶”與數據的互聯網玩家,一定一定會擁進這個“泛零售業態”來,BAT主要以販賣數據資源為主營,從當前的形勢來講,其具備資本優勢,但不具備硬件、軟件、生態共建的經驗積累,所以暫時不太可能殺入“泛零售業態”與物聯網RFID相關服飾系統平臺級廠商進行競爭。
但是此次物聯網展會,某粗糧廠商的子公司,“商米科技”攜3年時間完成收割餐飲行業PDA/小票打印機/收銀機、商超結算等硬件與軟件系統的成功經驗,在此次展會上展出的服裝門店應用方案,雖然是用很LOW的RFID 干INLAY直接貼附于洗嘜上進行展示,但“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其當前的舉動表露無遺地透露出其將利用自身的硬件能力與軟件能力,再背靠粗糧這種大體量級的資本優勢,強勢滲透服裝門店的日常經營解決方案(粗糧旗下某某有品已經通過RFID應用做過應用試點論證),這是服飾系統平臺級玩家的危機。
那么談到危機,自然就是“風險與機遇并存”,風險是外部的大財閥殺入競爭!機遇是RFID行業的特殊性,融合了雷達技術與無線通信技術的RFID行業,相對來說是一個比較小眾的技術品種,小種的原因在于技術原理很簡單,但是技術的應用受場景、相關從業人員的技術經驗積累影響而分高低。
所以,當前頭部服飾泛零售系統平臺級玩家,能做好的就是通過自己的管理手段、激勵手段,好好珍惜現有的相關團隊成員,讓這些懂場景、有RFID經驗的團隊成員不那么容易被粗糧企業這種可能性的“團隊式”挖角完成釜底抽薪。
結語
寫在最后,感謝行業里的各位同仁大咖愿意與本人分享交流,借用廈門英諾爾林加良(RFID行業資深專家)的一句話“這個時代已經變了,我們做產品還是做方案,一定是要快步小跑起來,才能知道路走的是對的還是不對的,不對的就快步調整方向,對的就小步快跑你才有跑出來的機會,等著市場來的都是等死的!”
希望行業里,更多的人參與,更多地線下沙龍討論分享,這個時代是分享經濟的時代 ,跨界思維、分享思維才能產生更偉大的產品與應用,才能真正造就RFID物聯網的發揚光大!
干RFID物聯網,我是認真的!
做RFID行業應用,我正走在致力于成為RFID物聯網行業應用專家的路上,請記住我“小菜一碟,物聯江湖,走在場景消費的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