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如我們所知道的,此次世界杯除了大規模部署軍警和反恐部隊的傳統安保措施外,俄羅斯世界杯的安全保障在很大程度上依靠人臉識別、傳感器、云技術等先進的科技手段。各大體育場安裝有大數據入場系統,能夠快速識別球迷身份或球票、媒體證等信息,還能在短時間內處理和儲存數百萬名使用者的個人信息。近日,記者采訪到北京斯科德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斯科德)人臉識別行業的專家——尹亮先生,尹亮先生為我們詳細解密了人臉識別技術以及應用案例。

圖1:斯科德CEO 尹亮
關于斯科德:該企業專注于自動化識別技術與即時發卡領域,在證件發行、人員管理、身份驗證、通行控制領域有著豐富的經驗。
人臉識別下游應用需求強勁 市場有望迎來爆發式增長
2018年人工智能、物聯網、區塊鏈技術大熱,與此同時以人臉識別為代表的生物識別技術也越來越受到關注。人臉識別是基于人的臉部特征信息進行身份識別,近年來該技術不斷取得新的突破。春節期間,平昌冬奧會上“奧運通行證”的概念讓奧運會進入“刷臉時代”;再者,全國部分省市采用人臉識別技術的電子身份證已啟用;此外,該技術還在治理“中國式過馬路”以及協助公安抓獲逃犯等場景一次次刷出存在感,與人們的生活越來越近。
國內人臉識別市場不斷擴大,相比較其它生物識別技術該技術有何優勢呢?斯科德CEO 尹亮先生認為,當下六大熱門的生物識別技術,人臉識別、指紋識別、掌紋識別、虹膜(或視網膜)識別、聲音識別與靜脈識別,這些技術各有其適用性。其中,人臉識別作為應用最廣泛和最便捷的生物識別技術,在安全性、成本、易用性、大眾接受度等方面具有非常明顯的優勢,無論在民用還是商用領域都有非常出色的解決方案。
人臉識別技術經過幾十年的發展,以及國家多年來的高度重視,如今國內產業鏈已趨于完善,大規模普及的軟硬件基礎條件已經具備。伴隨著人臉識別技術下游應用領域(尤其是金融、安防、互聯網等)的市場需求越來越強烈,該行業即將迎來爆發式增長。
相關分析報告顯示,預計人臉識別市場規模將保持20%左右的增速,到2022年,全球人臉識別市場規模將達75.95億美元。其中,中國人臉識別市場規模約占全球市場的10%左右,未來有望持續擴大。
人臉識別兩大應用方向以及優缺點
在人與人相聯的時代,圍繞人提供服務首先要解決的是辨識人的身份,為此人們發明了很多卡、證作為識別人身份的依據,這種身份識別本質上是“見物如見人,認物不認人”。為順應時代的潮流,充分利用人臉識別技術的優勢,強調人臉大數據共享和開放,建設人像庫、人臉卡口系統是十分有必要的。
斯科德CEO 尹亮先生表示,人臉識別主要應用方向為人臉布控和人臉驗證(即:人證合一)。
人臉布控是指通過設備獲取視頻中的人臉并和布控庫(黑名單)比對,當相似度高于一定值時系統提示并記錄。主要應用領域為國家安全層面,平安城市公安抓逃等場景。
人臉驗證是指將人臉或證件照片與現場視頻進行1:1比對;或者從自建人臉庫中進行1:N篩選比對。主要應用領域為公共安全、信息安全、金融安全層面,例如:會議代表身份識別、機要區通行管控、用戶身份驗證等。
不管哪個方向,人臉識別技術有同樣的優缺點。優點是不需要被識別者配合識別設備,在行進過程中即可被獲取圖像、比對識別;不需直接接觸設備,用戶易接受;隱蔽性好,結果直觀;成本適中,安全性高等。缺點是受光線因素、遮蔽物、后期化妝、整容影響較大、孿生及相似面孔的判斷等也是一大關注焦點。
而在新技術背景下,如何將生物特征識別作為核驗人與證對應的依據,進而解決造假、冒用、頂替等問題,斯科德已取得實質性進展。
典型案例剖析:人臉驗證系統和人證合一驗證系統
關于斯科德人臉驗證系統,其通過嚴密的算法控制技術完美解決了光線以及運動模糊的問題。進而可實現各種環境下瞬間抓拍優質人臉進而實現高精度比對。同時,證件作為不可取代的主要憑證仍在驗證中占主要地位,人臉識別作為驗證的重要補充。證件的不可替代性主要體現在授權性-授權后啟用不做無用判斷、預審性-管理部門審查后方可發證、安全性-解決相似臉、化妝整容等問題。
斯科德CEO 尹亮先生表示,斯科德人臉驗證系統所用的證件,不僅僅局限于“身份證”,用戶可自行發證件,如工作證、出入證、學生卡、年卡、代表證、通行證、訪客憑條等。
而關于用戶非常關心的問題,例如人臉比對收費模式、人臉比對不能斷網使用、人臉比對庫容量受限;還有就是無法與其它業務系統融合等,用戶大可不用擔心。由于斯科德人臉驗證系統算法部署在本地,不產生WEB比對服務費,有網無網均可使用;此外,該系統適用于各種規模的應用,并可與任何業務系統做交互接口。
斯科德人臉驗證系統可進行人臉或證件照片與現場視頻進行1:1比對,或者從自建人臉庫中進行1:N篩選比對。應用領域有:會議、人員管理、安全區域通行、景區入園等。系統不僅僅實現了核驗身份的精確管理,更可以從數據中提煉消費行為,為更加人性化管理提供決策依據。

圖2:斯科德人證合一驗證系統
對于斯科德人證合一驗證系統,當人臉抓拍機啟動抓拍后,系統如何判定目標人員的面部相似性并放行?斯科德CEO 尹亮先生表示人臉識別的整個過程由人臉判斷、人臉追蹤、人臉抓拍、人臉比對和比對結果反饋這一系列環節組成。人臉識別的重點和難點是如何抓拍到一張清晰且特征點完好的臉,尤其是從行進中人的臉部獲取這些信息。由此,現場環境(如光線)以及追蹤臉到抓拍時機控制是解決上述問題的關鍵。
斯科德人臉驗證系統通過嚴密的算法控制技術完美解決了強光、弱光、逆光的光線影響以及運動模糊的問題,進而可實現在各種環境下瞬間抓拍優質人臉進而實現高精度比對。同樣地,整個比對運算的過程在本地服務器內完成,不經過外網傳遞、不產生人臉比對費用,真正實現自建人臉庫的閉環管理。
安全防范新形式下的新需求 人臉識別的新征程
人臉識別系統,可以廣泛應用于公安、金融、機場、地鐵、邊防口岸等多個對人員身份進行自然比對識別的重要領域。例如:人臉與身份證匹配查驗,確保人證合一;人臉證據保留,增強事后取證能力等。斯科德CEO 尹亮先生表示,在大型活動會議中,引入人臉識別技術是在安全防范新形式下的新需求。從公共安全治安管理角度,可以為公安部門提供有效的監測數據。從活動主辦方角度考慮,可使人與票證一一對應,杜絕票證冒用。
此外,在談到已成功落地的應用案例,人臉識別在第三屆海上絲路國際藝術節活動的應用案例就很有代表性。通過用斯科德RFID+人臉識別技術實現智能會務管理,提供線上邀請報名、后臺多重審核、現場刷臉入場、數據實時監測全套業務服務;實現工作人員、與會人員刷臉入閘,提升簽到管理效率與用戶體驗。經測試,人臉識別準確率達99.9%,響應速率達到毫秒級別。
在最后,斯科德CEO 尹亮先生還談到了人臉平面圖像只是三維人臉在平面上的投影,在這個過程中,必然會丟失一部分信息。如何通過特殊的人臉攝像和計算機圖像處理技術對活體面部進行采集、分析、比對進而做出準確、迅速的身份鑒別是人臉識別成熟度的體現,兩者不可孤立。斯科德人臉驗證將動態人臉識別與靜態人臉識別靈活運用于不同場景,充分發揮各自特長以達到最佳識別效果。
事物總在不斷運動中向前發展。斯科德人臉驗證技術在實踐、認識、再實踐、再認識的過程中不斷追求完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