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17-09-07
科學技術日益革新的時代,傳統實業與物聯網之間產生碰撞,二者互相促進,互相融合。當下要思考解決的問題是,傳統制造需要什么?到底應該如何打造智能商業?
8月16日,由中國物聯網產業應用聯盟、廣東省物聯網協會、廣東省物聯網產業技術創新聯盟聯合主辦,深圳物聯傳媒承辦的“2017中國國際物聯網與智慧中國高峰論壇”在深圳會展中心隆重開幕。深智云創始人&CEO楊家受邀出席此次論壇,并作出主題為“深智云圍繞傳統制造,打造智能商業”的演講。
深智云創始人&CEO楊家
一、傳統商業的四大困境
1. 方向模糊
企業方向決定企業未來。但是隨著時代的變遷,人工智能、新零售、無人駕駛等新興概念沖擊著大部分傳統制造企業,他們對于未來的規劃變得模糊,無法明確自身將靠什么把控未來。
2. 供需失衡
企業的本質是解決商業供需關系。過去更容易出現的商業壟斷情況,在當下供求信息已經完全透明時,已經漸漸減少。對于傳統企業來說,因為缺乏對市場的深入了解經驗,則容易出現產能過剩等問題。
3. 沒有足夠的產品與服務
目前看來,傳統制造業產品周期太長,即便產品總設計沒有變少,近年來量產項目卻大幅度減少。在市場產品與服務更迭頻繁的當下,己漸漸失去競爭優勢。
4. 核心競爭力降低
因為行業沖擊,加上企業對轉型期定位的不明確,更多的人在考慮自己的未來,員工合作關系未按照需求重新設計,人員核心競爭力顯著降低。
二、什么是智能商業
在講究“萬物互聯”的物聯網大環境下,人們期待智能商業的出現,以對萬事萬物進行有效管理。智能商業的概念最早于1996年由加特納集團提出,指用現代數據倉庫技術、線上分析處理技術、數據挖掘和數據展現技術進行數據分析以實現商業價值。在深智云看來,針對傳統商業的痛點,搭建智能商業需關注四大方面:以需求為核心、強調供需關系、發掘市場定位的特點、解決需求問題。可以看出,與傳統實業不同,需求成為主要關注因素。
三、依托云服務從傳統商業走向智能商業
物聯網涉及的技術包含傳感器、云平臺、通信、芯片、安全與區塊鏈等多方面,而要理解智能商業最看重的供需關系,往往要注重云平臺的力量。利用云平臺,獲取穩定、高效、大容量的數據存儲系統,實現數據處理與分析,將供需透明化,企業轉型也將更加順利。
云平臺輔助傳統商業走向智能商業的作用方式,主要可分為三方面:
1. 從外部切入:對未來市場發展做出精準預測,掌握數據應用的技能;
2. 保證產品與服務:注重產品與云平臺的互聯互通,關注產品售出之后產生的數據,對數據進行收集與分析,根據數據完善售后服務及產品調整。
3. 搭建內部同盟:大數據是龐大的,存在于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單個企業無法在物聯網廣泛的分布范圍中壟斷生產。要豐富云平臺的系統架構,就需要注重數據共享,重塑合伙人關系,強化聯盟共同體,消滅數據短板。在長久的積累之中,日后新項目、新需求的孵化將實現快速生長。
關于深智云:
深智云作為物聯網行業極具創新能力的云平臺,行業首款物聯網搜索引擎締造者,目前已推出全品類標準化智能產品、自助開發/運營SaaS平臺、細分行業產品運營SaaS平臺等核心產品。公司電陶思創已經獲得深圳市政府“首薦物聯網云平臺”、首家物聯網領域知識產權貫標企業、國家數據中心頒發的可信云認證企業,以及“年度最佳企業服務商”、“未來科技企業獎”等殊榮。總部位于深圳,在蘇州設立子公司、佛山設立分公司,辦公面積近3000平方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