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4年4月24-26日 上海世博展覽館-北門(博成路)
距離展會開幕
發布時間:2017-12-04
人工智能的興起是大數據、云計算科學進步的產物,也是人類對未來世界向往的必然。在新一輪的科技變革中,中國原創人工智能技術搶占到了先機,正在受到全球科技巨頭的熱捧。12月3日,第四屆世界互聯網大會在浙江烏鎮開幕,作為下一代互聯網的關鍵技術,今年互聯網大會的議題自然也離不開人工智能,那么互聯網大佬們如何看待人工智能呢?
馬云:與其擔心不如擔當
毋庸置疑,未來二三十年,人工智能技術將在極大程度上便捷人們的生活,也會給眾多行業帶來顛覆性影響,例如無人駕駛、普惠金融、健康醫療、智能安保等領域。但與此同時,對人工智能技術的過度依賴,人們開始擔心自己是否也會被人工智能所取代。
對此,馬云以制造業為例,對未來進行了暢想。他認為未來30年,制造業不再是帶動就業的引擎,未來的制造業都將會是服務業,未來的服務業也必須是新型制造業。因為機器會取代大部分機械的工作,機器學習、AI一定會讓機器人取代很多人的就業,而人類將會從事更有創意、更有創造、更有體驗的工作,服務業一定會成為未來就業的主要來源。
在馬云看來,過去30年,我們把人變成了機器,未來30年,我們將把機器變成人。“機器會讓人的工作更有價值,更有尊嚴。人有靈魂、信仰和價值觀,有自信可以控制機器。”馬云認為,新時代將會面臨新的問題,人類只有成為新的共同體,成為命運共同體才能應對。
馬化騰:人工智能需要場景落地
在百度入局三四年、阿里入局兩三年之后,2016年騰訊才低調成立AI lab(騰訊人工智能實驗室),專注于人工智能的基礎研究及應用探索。在本屆互聯網大會上,騰訊拿出來“曬”的,除了VR博物館、VR游戲,還有頗具技術含量和應用前景的“騰訊覓影”——一款具備醫學影像分析、輔助診斷功能的AI(人工智能)應用。
馬化騰在大會發言中談到了騰訊在人工智能領域的布局。他表示,在人工智能方面,騰訊相比百度還是落后,但目前騰訊的各個事業部內部,都已經有相關的研究和布局。
馬化騰介紹說,騰訊作為一家做社交網絡的公司,微信里擁有大量的人臉數據,每天微信里的人臉圖片高達10億張,目前騰訊在對這些數據進行基礎性研究,包括后臺數據分析等,都用到了人工智能技術,在前端也做出了一些產品。
談及騰訊在人工智能戰略上的布局思路,馬化騰總結了四個方面:第一是場景,就是你想把這個技術應用在什么場景下,你是不是跟用戶進行高頻度接觸,這是技術能否落地的重要一點。“因為,我們發現,很多研究院包括我們內部研發團隊推出的技術,如果沒有場景落地,沒有平臺支持,基本上就是空中樓閣,很難往下走。”
李彥宏: 互聯網人口紅利沒有了,人工智能將成為新動力
隨著人口紅利消退,各行業產業升級急需基礎技術和發展理念的創新提升生產力,對人工智能的核心需求迎來了爆發期。李彥宏在發言中表示,過去4年,中國互聯網網民成長速度慢于中國的GDP成長速度。這意味著,互聯網的人口紅利已經沒有了,但成長動力還在,這個動力,就是人工智能。
李彥宏認為,人工智能今天處在一個發展非常早期的階段,非常像十幾年前中國互聯網的成長。曾經的中國互聯網,主要依賴于三大成長動力,一是網民人數的增長,二是上網時間不斷增加,第三則是網站信息量的增加。這三個因素,有效推動了互聯網快速發展。
李彥宏強調了AI對中國互聯網的推動力作用,他說,“中國互聯網獨特的地方是,7億網民說同樣的語言,遵守同樣的法律,產生統一規則的數據,可以推動算法的創新,從而促進算力的提升。未來中國互聯網發展主要的推動力就是AI。”
庫克:不擔心機器人會像人一樣思考
在本屆互聯網大會上,除了BTA大佬外,蘋果CEO庫克的發言同樣引人關注,他表示,很多人都在談論AI,我并不擔心機器人會像人一樣思考,我擔心人像機器一樣思考!
庫克說,我們需要充分利用這一歷史機遇,賦予技術應有的價值,保持開放,有信任和創造力,讓所有人都受到保護,我們希望這些努力為全世界的人類帶來福利。
今年9月12日,蘋果AR Kit平臺與IOS11正式亮相。作為一種全新的媒介技術,AR不僅能帶來全新的信息呈現方式,還能帶來更多有趣的互動體驗,而蘋果AR Kit能夠為AR游戲開發者或電影制作人提供更好的技術支持,便于他們打造自己的作品。
庫克表示,蘋果會致力于將AR Kit平臺打造成全球最大的增強現實技術平臺,平臺的開發代碼也會向全球的開發者開放。蘋果相信,增強現實技術(AR)和人工智能技術(AI)能夠幫助人們在工作、教育醫療和輔助功能等領域取得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