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4年4月24-26日 上海世博展覽館-北門(博成路)
距離展會開幕
發布時間:2018-04-02
近幾日,“無感支付”一詞頻頻現身各大媒體。隨著支付寶“車牌付”與微信“高速e行”功能的上線,“無感支付”技術吸引了各大行業領域的關注,智慧生活似乎又離我們近了一步。
近日,支付寶和微信的最新動向,以及A股市場“無感支付”概念的持續升溫,讓不少圈內外人士開始將注意力轉移到“無感支付”上來。
什么是“無感支付”?
以這次支付寶和微信上線的高速“無感”支付功能為例,就是車主在過收費站時不需要現金,也不用手機,當攝像頭識別車牌后,會自動從車主綁定的支付寶or微信錢包中扣取相關費用。在這一過程中,車主可實現“無感支付”,車輛通過時間比原來大大節省。不僅科技感滿滿,用戶體驗也將得到一定提升。
此前媒體報道稱“天喻信息與支付寶、騰訊在技術層面合作,有多種形態產品支持‘無感支付’”,不過,天喻信息方面對此表示公司目前沒有外界所謂的“無感支付”相關產品,至于后續發展并未說明。
當我們還在沉浸在一部手機走遍天下的快感中,移動支付體驗又再一次升級。
其實,支付寶的“車牌付”與微信的“高速e行”并非無感支付技術應用首例,在2017年9月,深圳機場便已成為國內首家實現銀聯“無感支付”停車繳費的機場。
盡管無感支付技術目前還沒有大規模應用,但是從當下移動支付發展速度來看,也只是時間問題。
現在,微信支付、支付寶都已家喻戶曉,相關的技術更是在各應用領域中占據著舉足輕重的地位,比如生物識別、移動支付等。
停車場:智慧停車
在我國機動車保有量爆發式增長的當下,停車難成了一種常見的城市通病。
可能你與朋友出去聚餐,吃個飯的時間只是半小時,但是找個停車位卻花了半小時以上,這種情況在大城市的繁華地段司空見慣。
不過隨著傳感器、大數據、云計算等迅速發展,目前,停車也走上了智能化的道路,避免了不少這類尷尬情況的發生。比如目前,上海大量的室內停車場已不再需要人工收費,識別車牌自動扣費;而杭州,就連路邊停車也已成為現實。
醫院:智慧醫療
除了停車難,看病難也是現代人面臨的一大挑戰,也是移動支付已在涉足的領域。
通過線上線下相結合,打通數據壁壘,智慧醫療應運而生。目前,像是支付寶智慧醫療,不僅可以為患者提供支付寶掛號、候診提醒等智能服務,患者還可通過支付寶支付醫療費用,并且收到電子報告。
同時,部分醫院支持支付寶導航,輕松解決了看診過程得不到有效指引的問題。
銀行:刷臉取款
在移動支付日益盛行的時代,不帶錢包已經成了稀松平常的事情。當我們要去銀行存取款時,又該怎么辦?
在這一方面,你不帶手機都不用擔心。目前招商銀行、建設銀行、江蘇銀行以及農業銀行都可以刷臉直接取款了。
在過程中,不僅不需要身份證,也不需要銀行卡,只要按照提示進行操作,錢就會自己“吐”出來。而且不少業內人士表示,相比傳統存取款方式,刷臉支付的安全性更高,今后將會推廣到更多網點。
超市:無人超市
當下,新零售概念風靡,不論是無人超市、無人便利店,還是無人售貨機,都讓不少投資者趨之若鶩。
從去年亞馬遜的amazon go,再到阿里的淘咖啡,越來越多的入局玩家不斷催熟著“無人零售”,也帶給了消費者不一樣的購物體驗。
進入商店,選取物品后進入結算區,電子設備會對商品進行自動識別,顧客只需“刷臉”完成支付就可以提著東西走人。目前,這樣的無人超市已經在全國多地興起,憑著新鮮感吸引了不少顧客的光臨。不過,目前新零售的這種運行模式還沒有成熟,后續發展還有待技術的提升以及管理的加強。
隨著越來越多智能場景融入生活,我們將迎來一個全新的智能時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