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4年4月24-26日 上海世博展覽館-北門(博成路)
距離展會開幕
發布時間:2017-12-04
近一段時間以來,我國南海海域水下多了一個黃色的微型水下機器人。這款機器人是一款由國內企業研發的海星打針機,是目前在這一應用領域國際上穩定性最好、精確度最高的微型水下機器人。
技術人員調試水下機器人。資料圖
據了解,該機器人的體重不到10公斤,帶有四個大功率無刷推進器,在150米深的水下可實現輕巧運行。如果發現十米開外的珊瑚礁上,附著了正在侵食珊瑚蟲的長棘海星,這款機器人就會迅速游過去,在精準度達1厘米的定位上,抬起它的機械手,給海星注射一針毒液,進而實現保護珊瑚蟲的目的。
今年上半年,中科院南海所的一項研究課題需要水下機器人對珊瑚礁的生態圈進行監測,并對珊瑚生長構成威脅的長棘海星采取措施。目前,國際上在該領域研發水下機器人的只有澳大利亞和日本,日本提出了與我國類似的解決方案,但沒有進一步拓展研究;澳大利亞的水下機器人是無纜式游走,在我國海域特別容易被漁網掛住。
澳大利亞開發的一種無纜式游走海星打針機器人。資料圖
這樣,課題組負責人在國內外轉了一圈后,最終還是選擇向國內企業定制了上述這款海星打針機。前不久,這款打針機的全新升級版本也被研發出來。
據了解,全新升級版本的打針機器人,是專門針對海洋牧場開發的重量輕、抗流能力強的觀測型水下機器人,潛器配備有深度傳感器、濕度傳感器、電子羅盤,具有定深、定向、上浮、下潛等功能。
據業界專家預計,今后,在水下機器人研發領域,除特殊工程需求外,水下機器人的小型化是未來發展的趨勢,比如海洋監測,將會是一群小型機器人協同上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