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p id="pafsa"><tbody id="pafsa"><sup id="pafsa"></sup></tbody></rp>
  • <b id="pafsa"></b>
  • <video id="pafsa"></video>
      <video id="pafsa"><mark id="pafsa"></mark></video>

        <rp id="pafsa"></rp>
              <source id="pafsa"></source>
                <u id="pafsa"></u>
                <tt id="pafsa"></tt>
                  文章正文
                  《工作要點》eMTC/NB-IoT 三大運營商網絡布局

                  發布時間:2018-03-08

                  作者:簡北

                  物聯網有很多的通信技術,包括無線、有線技術。2018年3月2日,工業和信息化部無線電管理局電管理局發布《2018年全國無線電管理工作要點》(以下簡稱《工作要點》)。

                  要點指出適應物聯網、工業互聯網、車聯網發展,制定廣域物聯網、車聯網頻率使用規劃及相關管理規定,適時發布eMTC蜂窩物聯網頻率管理規定及射頻技術指標。研究制定無人機頻率使用管理規定、無線電充電設備頻率使用管理規定和技術規范。適時調整230MHz、800MHz頻段專網及公眾對講機頻率使用規劃和相關規定。

                  基于《工作要點》,本文將深入分析三大運營商在低功耗廣域網方面的基礎設施建設及NB-IoT/eMTC在物聯網領域的應用前景分析。

                   

                  三大運營商齊發力,NB-IoT進展迅速

                  三大運營商齊聚NB-IoT領域。目前三家運營商都在積極推進物聯網基礎設施的進程,陸續推出自己的NB-IoT套餐,物聯網商用加速推進。

                  電信率先完成了覆蓋全國的NB-IoT網絡建設,實現31萬個基站升級,可以面向全國提供物聯網服務,并于2017年6月發布NB-IoT套餐。其收費標準以連接數量和數據流量為基礎,每個連接每年收費20元,如果設備屬于高頻使用(平均每天連接約55次),需要每年加收20元費用。

                  移動在2017年11月召開的全球合作伙伴大會宣布將于2017年底在346個城市實現NB-IoT連接覆蓋和商用,并計劃2018年新增物聯網連接數1.2億,物聯網總連接數超過3.2億。移動推出的NB-IoT套餐可分為兩檔:A檔每卡每年20元,B檔每卡每年40元,更具體的資費細節暫未公布。

                  聯通2017年在北上廣深等10余座城市開通NB-IoT 試點,并在全國三百余城市具備快速接入物聯網的能力。聯通此次推出的物聯網套餐分為虛擬專用數據網VPDN(即定向流量) 和互聯網(即通用流量)兩種傳輸方式,按連接數包月收費,超出部分按包外流量計費。

                  積極建設NB-IoT網絡,同時三大運營商還推動NB-IoT技術在智能抄表、智慧水務、市政物聯、環境監測等場景中的實地使用。

                  1) 電信:與深圳水務聯合發布全球首個基于NB-IoT的智能水務商用項目,還與海爾集團合作進軍智能家居領域。

                  2) 移動:與摩拜單車、華為達成戰略合作,推動NB-IoT技術在共享單車領域的應用,還提供了智能抄表、智能燈桿、智能停車等智慧解決方案。

                  3) 聯通:與華為深度合作,實現了智能停車、智能抄表等行業業務展示。

                   

                  eMTC:運營商的另一個物聯網利器

                  在NB-IoT全面落地的同時,三大運營商同樣積極加速e-MTC的發展。eMTC(增強機器通信) 是由LTE網絡升級而來,與NB-IoT都是覆蓋蜂窩物理網應用的兩種互補技術,且兩者都可以使用現有的網絡基礎設施。因此 eMTC同樣是運營商快速推進物聯網商用的絕佳選擇。

                  電信表示eMTC將是2018年重點開拓的新興業務領域,目前已啟動eMTC規模外場試驗, 預計在2018年內實現eMTC的商用部署。

                  移動采取“穩步推進eMTC”路線,已在杭州等四個城市開展eMTC規模試驗,但尚未提出明確時間表,或慢于NB-IoT商用進程半年左右。

                  聯通也將eMTC納入商用計劃,2017年已在北京等城市開通eMTC的外場試點測試,對eMTC的覆蓋性能和組網性能進行了驗證。聯通計劃在2018年初開啟主要城市的試商用, 并在2018年中開啟全國商用進程。


                  eMTC與NB-IoT應用場景互為補充從技術層面考慮:

                   1) eMTC 有更高的傳輸速率、低延遲、可提供定位服務、并能夠支持語音,因而更適合發展中低速率,并對移動性和語音有需求的業務(如物流追蹤、移動支付、智能家居、智能制造等)。

                   2) NB-IoT 有更強的信號,能夠擴大連接范圍,傾向于低速率、深度覆蓋、無連接態切換的業務(如智能抄表、智能水務、環境監測等)

                   

                  物聯網技術對比——NB-IoT/eMTC技術最適合在我國大規模商用

                  LoRa與NB-IoT、 LTE eMTC同屬廣域低速覆蓋場景下適用的技術,它們最主要的區別在于網絡頻譜的使用:NB-IoT和LTE eMTC使用了授權頻譜,因此只能使用公共網絡的服務;而LoRa技術則使用了非授權頻譜,因此可以自行按需求組建局域網也可以進行建設全國覆蓋的網絡。 

                  盡管三種技術各有千秋,筆者認為使用授權頻譜的NB-IoT和LTE eMTC在實際商用中更具有優勢,主要的原因是:

                  NB-IoT和eMTC可以使用現有的網絡基礎設施,由3GPP和ITU制定技術標準,與現有網絡兼容性更好,因此在運營商的支持下可以快速實現覆蓋。

                  網絡的價值與網絡內的連接數息息相關,NB-IoT網絡預計將建成一個開放的物聯網平臺,促進網絡連接數量的迅速增長。雖然LoRa網絡組網靈活,使用者可以按需組網,快速實現局部的物聯網覆蓋,但是這樣的物聯網會成為孤點,不方便設備直接的交互。

                  LoRa使用非授權頻譜,盡管組網方便,但會加大政府部門的監管難度。當前,政府對頻譜資源愈發重視,逐步開始打擊非授權頻段的濫用。LoRa技術在非授權頻段進行規模組網運營,未來可能受到更多限制。

                  物聯網未來的發展是大連接平臺與垂直行業的融合。基于運營商網絡的公共網絡有利于垂直行業之間的交互和協同,同時也能提供更好的移動性和兼容性。因此,NB-IoT和eMTC會是主流的物聯網技術,在不同的物聯網場景提供服務。

                  粵ICP備05006090號 版權所有?IOTE 物聯網展]深圳市物聯傳媒有限公司
                  首頁參展商觀眾關于IOTE

                  微信掃碼
                  注冊展會VIP觀眾

                  服務熱線

                  18676385933

                  在線咨詢

                  回到頂部

                  <rp id="pafsa"><tbody id="pafsa"><sup id="pafsa"></sup></tbody></rp>
                1. <b id="pafsa"></b>
                2. <video id="pafsa"></video>
                    <video id="pafsa"><mark id="pafsa"></mark></video>

                      <rp id="pafsa"></rp>
                            <source id="pafsa"></source>
                              <u id="pafsa"></u>
                              <tt id="pafsa"></tt>
                                天堂社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