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4年4月24-26日 上海世博展覽館-北門(博成路)
距離展會開幕
發布時間:2017-04-11
近年來,隨著我國經濟的發展,醫療網點和設施在不斷的增多和完善,為廣大市民看病就醫提供了極大的方便,同時日趨增多的醫療廢物(俗稱醫療垃圾),也給城市環境帶來了嚴重的問題。隨著國民經濟的增長,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城市現代化進程的加快,公眾環保意識的增強,醫療廢物的安全處理正在引起社會的普遍關注。
長久以來,我國由于相關政策法規的欠缺,以及監管不到位等問題,使得對醫療垃圾的管理和收集處置方面存在很大的安全漏洞。如醫療垃圾流入生活垃圾、黑作坊回收利用一次性醫療用品進行再加工盈利等現象嚴重。如何才能沖破制約行業發展的桎梏,在醫療垃圾處理業尋求新的出路?
在3月30日蘇州舉辦的2017(第十屆)RFID世界大會上,萬達信息股份有限公司產品經理潘旭先生以“物聯網技術在醫療廢物信息化監管的應用實踐”為主題,詳細介紹了該公司醫療廢物處置監督追溯系統的具體部署與實踐經驗。
演講中,潘旭先生分析了業務管理需求和醫院需求,并提出了在醫療調研中發現的四大問題難點: 每家醫院情況不同,基礎設施情況不同,管理方式不同;現場工作環境非常惡劣;現場操作人員素質參差不齊;管理推行的強制性力度不同。潘旭先生表示,萬達信息根據醫療衛生機構目前的實際情況,采用物聯網技術手段對醫療廢物在醫療衛生機構內的信息化管理設計了一整套方案--“醫療廢物處置監督追溯系統”,以協助提高醫療廢物的監控管理水平,預防醫療廢物流失、泄露、擴散和意外事故的發生,提高對突發事故處理的應變能力,控制醫療廢物和事故造成的對人體和環境的危害。
萬達信息的醫療廢物處置監督追溯系統包括幾個部分:醫院醫療廢物內部管理信息采集系統;上海市醫療機構醫療廢物監控信息平臺;醫療廢物流失追溯系統。整個系統實現了醫療廢物收運設備智能化、采集數據實時化、現場操作自動化、業務流程標準化、處置交接規范化、監管控制全程化、管理手段信息化、異常提醒及時化、溯源問責清晰化,提供了對醫療廢物便捷、低成本且有效可行的全程跟蹤監管手段。
該方案打破了以往醫療廢物的管理手段,使用RFID技術實現了交接記錄的電子化、定位、巡更、自動控制流程實現高度的自動化;管理平臺采用云計算技術使得計算能力、儲存、網絡等資源可以隨著應用的拓展而無縫增長,同時更穩定可靠;合理選擇設備以及技術方案使得該系統耐用可靠,成本低通用性好。
潘旭先生表示,從 2013 年起,與上海市衛生和計劃生育委員會監督所以及各區衛生和計劃委員會監督所的配合指導下,該系統已在上海 10多個區 40多家醫療衛生機構部署使用。目前在閔行區衛生和計劃委員會監督所的配合指導下,閔行區一級以上公立醫療衛生機構已經基本全覆蓋使用該醫療廢物處置監督追溯系統,目前應用到13個區,而使用時間最久的醫療機構已經連續使用三年多時間,有效提高了醫療機構廢物處置的自動化、智能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