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4年4月24-26日 上海世博展覽館-北門(博成路)
距離展會開幕
發布時間:2017-09-26
近日,米其林發布了一款名叫“Vision”的 3D 打印輪胎。這款未來輪胎采用了類似蜘網海綿的結構,由生物可降解原料制作,包括天然橡膠、竹、紙、錫罐、木材、塑料廢棄物、干草、輪胎屑、二手金屬、織物、硬紙板、糖漿、以及橘皮碎。
值得一提的是,米其林還為該輪胎嵌入了 RFID 傳感器,以收集數據、預測車子的性能表現、以及適應不同的道路狀況。
米其林研發執行副總裁 Terry Gettys 表示:“該概念是一個長期理想的解決方案,相信可以借助獨特的結構來替代輪胎與輪轂的組合,讓它承擔負荷的同時、提供良好的舒適感和胎噪”。
2016年12月,米其林正式成為Roborace(無人駕駛賽車比賽)官方輪胎合作伙伴。米其林一直暗中在自己的測試設施中,并利用自己超過125年的專業知識幫助Roborace的終極無人駕駛汽車,提供獨家的解決方案。該汽車的設計者為Daniel Simon,據悉米其林新一代輪胎將用于該車型。
米其林是Roborace是繼NVIDIA之后,正式官方宣布的全球第三大合作伙伴。
目前,智能輪胎主要是涉及到汽車安全系統:TPMS(輪胎壓力監測系統),TPMS與汽車安全氣囊、防抱死制動系統并稱為汽車三大安全系統。
2000年11月1日,美國總統克林頓簽署批準了美國國會關于修改聯邦運輸法的提案,聯邦法案要求2003年以后出產的所有新車都需將輪胎壓力監測系統(TPMS)作為標準配置;2006年11月1日起,所有需要行駛在高速公路上的汽車都需配置輪胎壓力監測系統(TPMS)。
米其林,在2014年9月就斥資4.4億歐元收購了一家專做商用車聯網技術的巴西公司Sascar,開始探索車聯網和傳統輪胎之間的火花。
米其林集團戰略規劃及可持續發展高級副總裁歐立偉是一位不折不扣的無人駕駛汽車堅定支持者。
傳統范圍內的交通運輸生態系統,是由轎車、卡車、客車和自行車等道路交通,以及軌道交通、空運等非道路交通構成的。
“它們都需要兩個方面的支持,一是技術,如西門子、博世這些提供技術解決方案的供應商;二是能源,如中石油、中石化等提供能源的供應商。”歐立偉說,在新時代背景下,出現了延伸的交通運輸系統,包括IT系統和電子化系統,車聯網就是在這個環境下誕生的,現有的交通生態必將發生改變。
另一家全球輪胎主要供應商固特異也已經發力基于智能駕駛需求的輪胎研發。
固特異的技術總監Romain Hansen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我們比汽車制造商更了解汽車和道路之間的接觸,我們每天做的事情,就是將輪胎改善到更好。城市交通改變以及全自動無人駕駛汽車時代的來臨,將會對輪胎行業產生巨大的影響,所以我們的工程師提出了更多不同的想法。”
作為一款智能產品,固特異IntelliGripUrban輪胎采用先進的嵌入式傳感技術,以支持自動駕駛車輛的電子控制系統并提升安全性。它可以感知路面狀況和天氣情況,通過收集相關數據并直接發送至車載電子系統,進而調整車輛的行駛速度,并優化制動、操控以及穩定性能等。
通過云平臺,實現輪胎和車輛的信息互通,使得整個運營車隊都將從中受益。主動保養提醒功能令運營商準確診斷出輪胎問題及潛在安全隱患,在事故發生前及時解決。
窄型設計有助于減少輪胎滾動摩擦阻力、降低能耗并延長行駛里程。全新的造型設計還有助于改善輪胎打滑現象,因此輪胎無需設計更多的凹槽,有助于延長行駛里程并降低噪音。無論是在嚴冬或盛夏,都具有極佳的抓地效果。
當年,米其林曾為谷歌導航系統貢獻過地圖資源,如今,米其林正積極地擁抱互聯網,試圖走在智能交通產業的前沿。
輪胎作為汽車行駛過程中唯一會親密接觸地面的部件,如果可以通過傳感器監控除了諸如胎壓和磨損等傳統數據以外更多的數據,比如監測道路環境、溫度、濕度等數據,并將數據上傳共享至城市基礎設施的云端,是否可以實現如對危險路面預警這樣的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