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年5月17-19日 上海世博展覽館-北門(博成路)
距離展會開幕
發布時間:2016-11-25
在全球,物聯網無疑已是科技領域最為熱門的話題之一,在中國,同樣如此。根據工信部的數據顯示,2015年我國物聯網產業規模達到7500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29.3%,預計到2020 年,我國物聯網的整體規模將超過1.8萬億元。
五大新氣象給物聯網市場帶來新機遇
近日,中國工程院院士鄔賀銓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自2016年開始,物聯網的發展出現5個新氣象,這五大新氣象將給物聯網市場帶來新機遇。
中國工程院院士鄔賀銓
第一是國際窄帶物聯網標準的誕生。物聯網中60%是低速互聯,這部分互聯采用光纖和移動通信,成本高也不經濟,這也是物聯網難以發展的重要原因。國際窄帶物聯網標準的誕生,給物聯網發展提供了更經濟的網絡選擇。今年6月份在韓國釜山3GPP會議上,窄帶物聯網標準NB-IoT獲得通過。
第二是5G促進了物聯網與移動互聯網的深度結合,物聯網成為5G主要應用場景之一。5G設計可做到1平方公里支持100萬個物聯網終端,5G將大大擴展物聯網的應用,促進物聯網和移動互聯網深度融合。
第三是產業互聯網與《中國制造2025》戰略的推進,將推動互聯網滲透到各行各業,為傳統企業的改造轉型提供手段,應用領域更寬,經濟價值更大。
第四是車聯網將成為物聯網最大的驅動力之一。汽車本身就是物聯網的節點,物聯網正重新定義汽車,一部好的汽車會有上百個傳感器。自動駕駛汽車是物聯網、移動互聯網、云計算和大數據技術與先進汽車技術融合的集中體現。業界預測,2020年全球車聯網有望突破1000億歐元的規模,中國將占1/3。
第五是物聯網開始進入企業為主體的應用時代。前幾年,全世界都沒有太多大企業進入物聯網。現在大企業紛紛進入物聯網領域,谷歌以32億美元收購一家煙霧傳感器企業,高調進入物聯網領域。現在華為、中興、中國電科、聯想、神州數碼以及三大電信運營商等將智慧城市作為集團的主要戰略方向,把物聯網作為業務增長點,把產業互聯網作為主攻方向。百度、阿里巴巴、騰訊等互聯網巨頭也積極參與智慧城市建設,關注物聯網的應用。
政府角色需作調整
但需要注意的是,當前物聯網市場的大規模發展與產品碎片化并存,要想驅動碎片化市場向規模化發展,需要政府買單或向服務化發展。
麥肯錫公司曾在2013年將物聯網列為未來20年的12項顛覆性技術之一,預計到2025年全球物聯網的年度經濟影響將達到6.2萬億美元。但各行各業對物聯網產品的需求是不同的,大多數傳感器產品開始時面對的是小眾客戶或長尾市場,很長時間以來物聯網存在標準與應用的碎片化的問題,這就制約了物聯網產品規模化效應的發揮。產品沒有規模,價格就難以下降,反過來又影響到推廣。要破解這些難題,政府買單或買服務的模式會起很大的推動作用。
與此同時,我國推動的云計算、大數據、互聯網+、中國制造2025、智慧城市等項目和戰略,都與物聯網有關,而物聯網涉及的領域與學科是如此之廣且眾,這就使得整個物聯網產業鏈上下游參與者的互動與合作變得至關重要。
而如何更好地調動物聯網產業鏈上下游參與者的互動與合作交流?也許讓產業鏈上下游參與者能夠歡聚在一起并就行業、技術、應用及產品等方面展開深入的溝通與交流,并為產業內供需雙方面對面地溝通、了解及商務合作搭建一個平臺不失為一良策。
正是基于上述的美好愿景,深圳市物聯傳媒有限公司將于2017年3月29-31日在蘇州國際博覽中心B1號館舉辦2017蘇州國際物聯網博覽會,同期還將舉辦2017(第十一屆)RFID世界大會暨2016年度“物聯之星”品牌企業頒獎典禮、2017(第三屆)蘇州國際金融之移動支付論壇和2017蘇州國際無線傳感與實時定位高峰論壇等三大主題活動,屆時熱烈歡迎物聯網及各界產業人士蒞臨,共同見證行業的騰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