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2-10-09
近日,人工智能又鬧了個“笑話”。
今年以來,蘋果發布的iPhone 14系列、Apple Watch 8和Apple Watch Ultra,因其具備的車禍檢測功能而備受大眾的關注。據了解,這項功能的主要作用就是當用戶遇到車禍時,系統會自動檢測到,并且能夠主動聯系緊急救援。
來自:蘋果官網
然而,這項車禍檢測功能僅僅只是發布會上的理論而已。近日,有位叫喜貓的短視頻博主稱,他在騎行摩托車時遭遇車禍,觸發了使用的Apple?Watch?Ultra車禍檢測模式,發現背后竟是人工客服在操作。
來自@喜貓的截圖
其實,在人工智能時代里,人工智能鬧出笑話并不是第一次發生了。而通過這一次蘋果人工客服的操作,我們也發現,人工智能也并不完全智能,有些事情還是得靠人工來完成的,即便再智能,也不及人類的大腦。
是成果,也是后果
近年來,我國人工智能產業規模獲得快速增長,人工智能技術被更多地應用于自動駕駛、電子商務、金融、醫療、交通、制造、娛樂等多個領域的應用場景上,并以其智能化的性能幫助人類完成越來越多的事。
與此同時,國家也出臺了多項政策支持人工智能的發展。2017年7月,國務院制訂了《新一代人工智能發展規劃》,更是把發展人工智能上升到國家戰略發展的高度。無可厚非的是,人工智能在提升勞動生產、促進社會經濟發展、提高人類生活質量等方面,的確功不可沒。
據工信部發布數據顯示,人工智能核心產業規模超過4000億元,比2019年同期增長6倍多,企業數量超過3000家,比2019年同期增加15%。
然而,中國自古有一句話為“智者千慮必有一失。”這項造福了人類世界的技術,也時常出現“bug”現象,以各類讓人心驚膽戰的“事故事件”頻頻出現在新聞上。據不完全統計,近幾年來,應用了人工智能技術的自動駕駛汽車,常有車禍事故的發生,危及了人類的生命財產安全。
其實,不僅僅在自動駕駛汽車方面存在安全隱患問題,人工智能技術也涉及了隱私泄露、技術濫用、人臉識別等隱患問題,尤其是以數據驅動的人工智能在穩健性方面的缺陷逐漸暴露出來。
一名黑客黑進了匯醫慧影開發的一款基于AI技術檢測新冠病毒的系統,將其內部的新冠檢測技術和數據在暗網上公開出售。
一些外賣平臺借助AI算法研究開發實時智能配送系統,而騎手們為了按時完成配送,超速、闖紅燈、逆行等行為頻頻出現,交通事故數量急劇上升。
某犯罪團伙利用“AI智能語音機器人”,將正在炒股或者有炒股意向的受害人拉入預先建立的虛假炒股微信群,進而實施詐騙。
英國首例以醫療AI技術進行的機器人心瓣修復手術,結果成了一場慘案。
……
隨著人工智能暴露出來的各種風險與挑戰,也引發了人類對人工智能技術的信任危機——人工智真的智能嗎?人工智能真的安全嗎?
不吹捧,不擔憂,理性看待
不可否認的是,伴隨著大數據、5G、區塊鏈、云計算、物聯網等新技術的普及使用,人工智能蓬勃興起,并成為了全球不斷升溫的科技競爭焦點,而且正在改變社會生產生活方式。
近年來,人工智能發展進入快車道,人工智能技術給金融、農業、物流、醫療、工業制造、電子商務、自動駕駛等多個領域帶來各式各樣的便利,也讓市場看到了其巨大的發展潛力。尤其是在當下疫情反復的時候,人工智能在遠程診療等方面做出了巨大的貢獻,更有無人配送助力非接觸式服務發展等。似乎可以預見,未來的生活中將會充斥著人工智能的影子。
盡管人工智能技術給社會帶來了優渥的生活體驗,但我們仍需要理性、客觀、審慎地看待人工智能的發展。諾貝爾經濟學獎獲得者托馬斯·薩金特就曾表示過,“人工智能其實就是統計學,只不過用了一個很華麗的辭藻。”
事實上,人工智能還是存在缺陷的。一是安全問題和漏洞,人工智能更注重結果而輕視過程;二是不可預測性,用戶不能預測人工智能會做出哪種決策;三是零創造力,人工智能只能利用預先輸入的數據和過去的經驗執行,沒有新的創造力……
總而言之,對于人工智能的發展,我們必須清楚地認識到這是不可逆轉的新技術發展趨勢,而在這場新技術變革的浪潮中,我們要掌握主動位置,順勢而為地引導人工智能積極發展,提升人工智能的發展速度,從而實現人工智能技術的有效治理,確保其高質量的健康發展。
其一,攻克漏洞問題,健康發展。人工智能的持續發展,要聚焦于自動駕駛、人臉識別、隱私泄露等典型問題及風險的基礎上,攻克人工智能的安全隱患問題,推動人工智能安全攻防技術的創新,強化人工智能的安全評估能力。
其二,加大科技研發,持續創新。人工智能的發展更迭速度十分快,因此,一方面高校要通過教育培養人工智能的專業人才,吸引更多的人才加入人工智能領域;另一方面,國家要加大對人工智能研究領域的科研投入力度,實現企業、高校、科研機構的深度合作,共同攻克科研難題,共筑有影響力的人工智能產業鏈。
寫在最后
任何事物的發展都是有利有弊的,人工智能的發展同樣如此,它給我們生活帶來更加便利美好的體驗,也帶來了安全隱患等問題的挑戰。面對人工智能的發展,我們無需過度吹捧其優越性,也不必擔憂其負面影響,理性看待人工智能的發展,才能更好地實現人與技術和諧健康發展。
并行科技邀您共聚2024AGIC深圳(國際)通用人工智能產業博覽會
領馭科技將亮相AGIC深圳(國際)通用人工智能產業博覽會,“瀚鵬AI”打造企業新質生產力
【IOTE】專注大中功率RFID讀寫器的推廣—上海舜識將亮相IOTE國際物聯網展
【IOTE】RFID智能硬件識別解決方案商—瑞弗艾迪將亮相IOTE國際物聯網展
【IOTE】國內定制化物聯設備與特種電子標簽先驅品牌——鼎界物聯將亮相IOTE國際物聯網展
【IOTE】物聯網應用專家—羅維尼科技將亮相IOTE國際物聯網展
【IOTE】平頭哥邀你相聚2024IOTE國際物聯網展·深圳站
【IOTE】以位置服務為中心的物聯網芯片及解決方案供應商—芯與物將亮相IOTE國際物聯網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