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區給2萬個垃圾桶裝上RFID,判斷居民是否有垃圾分類
發布時間:2024-10-25
在城市化進程不斷加速的今天,垃圾分類已經成為一項重要的環保任務。在現代化城市管理的浪潮中,智能化、高效化的垃圾處理系統成為衡量城市管理水平的重要標尺。隨著垃圾分類政策的深入實施,傳統的垃圾收運方式已經難以滿足高效、精準的管理需求。為了克服人工統計的繁瑣和低效,鄞州區決定引入RFID技術,為垃圾桶安裝“身份證”,實現垃圾收運和分類的智能化管理。
為了提高垃圾分類效率,確保垃圾資源的合理利用,鄞州區給2萬個餐廚垃圾和廚余垃圾收運線路上的垃圾桶裝上RFID(無線射頻識別)芯片,通過數字化手段對垃圾分類進行精準管理。這些芯片就像垃圾桶的“身份證”,記錄了垃圾桶的身份信息、位置信息等關鍵數據。

而在垃圾收運車輛上,鄞州區安裝了車載自動稱重系統。當垃圾桶被送上收運車時,車載系統會自動識別垃圾桶上的RFID芯片,完成自動稱重和計算桶數工作。垃圾桶稱重和識別數據會被實時上傳到后臺管理系統。通過對這些數據的分析,相關部門不僅能準確掌握每個商家餐廚垃圾的日產量,還能根據國標人均產生0.12公斤的廚余垃圾分出率標準來準確判斷小區的分類質量,大大提升了垃圾分類工作效率。RFID技術的應用,使得垃圾收運從手機掃碼、人工輸入、手動打卡,轉變為了自動化識別、精準確桶和計量。這不僅大大提升了垃圾收運效率,還使得垃圾分類工作更加便捷和高效。

另外,RFID技術的應用使得垃圾收運點位的管理更加便捷。原本需要多個收運點位的街道,現在只需要設立少數幾個“統一歸集點”即可。這不僅降低了管理難度,還減少了垃圾對市容的影響。通過RFID技術與車載自動稱重系統,鄞州區能夠準確讀取每個垃圾桶的垃圾重量,使得垃圾分類工作更加精準和可靠,并根據國標人均產生廚余垃圾的分出率來準確判斷小區的分類質量。隨著RFID技術在垃圾分類中的廣泛應用,鄞州區的居民和商家對垃圾分類的重視程度也在不斷提高。他們開始更加自覺地參與垃圾分類工作,為環保事業貢獻自己的力量。目前,鄞州區現已全面完成了在16條餐廚垃圾和15條廚余垃圾收運線路上安裝垃圾數字收運車載稱重系統以及為垃圾桶配備RFID芯片的工作。接下來,該區計劃分階段推進其他垃圾線路的類似安裝工作,并預計在今年年底前實現全區范圍內的全面覆蓋。值得一提的是,僅僅浙江寧波的一個城區就用了2萬個標簽,如果這個模式被推廣到全寧波市、全浙江省、全國大部分一二線城市,將給RFID市場帶來巨大的增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