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2-05-17
近日,華為被曝光在手機服務中更新了查找HUAWEI Tag的功能,根據描述,這款應用支持超聲短距精確查找,但產品何時推出尚無音訊。
據筆者推測,這款Tag或許支持短距離超聲波定位,超聲波定位系統在實際中已有應用,主流方案包括反射式測距法、超聲波+射頻技術融合等,精度可達到厘米級。但因該字樣僅出現在“麥克風權限”界面中,不能排除這款Tag也使用其他定位方案。
在去年10月份,華為曾在歐洲申請了一項名為“HUAWEI S-Tag”的商標,外媒認為“S”可能代表“Smart智能”,這是關于華為智能標簽消息的首次非公開亮相。根據申請信息,這個商標可能應用在智能手表、智能眼鏡、智能戒指、智能手機、計算機程序軟件、可穿戴活動追蹤、醫學分析等領域。
提及Tag產品,大家很容易聯想到蘋果在2021年發布的追蹤器AirTag,這款硬幣大小的設備內置BLE芯片和UWB收發器,采用藍牙AOA定位和UWB技術實現追蹤,與之配套的手機終端自iphone11起開始支持UWB技術,這歸功于集成了14nm工藝的蘋果U1超寬頻芯片,如果HUAWEI Tag同樣支持UWB技術,或許意味著兼容UWB技術的華為手機新品將一并發布。
智能追蹤標簽,能否喚醒UWB消費級應用市場
藍牙追蹤標簽算不上新鮮事物,但近年來智能終端和蜂窩基站的大規模普及,5G、Wi-Fi、LoRa、UWB等無線通信技術的迭代,帶動室內精準定位市場發展迅速,也讓智能標簽行業不斷涌入新玩家。
智能標簽可以用在物品管理和追蹤定位上,當前面向大眾消費市場的Tag通常使用BLE(藍牙低功耗)和UWB(超寬帶)技術組合來精確標簽位置。
UWB全稱Ultra WideBand超寬帶通信,可以利用500MHz帶寬的信道,通過TOF+GPS測距實現類似高精度定位效果。UWB技術具有定位精度高、系統復雜度低、抗干擾能力強、傳輸速率高、安全性高等優點,其信號覆蓋范圍25米到250米,定位誤差在0.1米,尤其適用于室內等密集多徑場所的高速無線接入。
UWB定位技術經過近10年的發展,從最早應用的煤礦、隧道、電廠、監獄、醫院等行業應用,逐步向企業、消費領域全方位滲透。隨著蘋果、NXP、三星、小米紛紛布局UWB行業,智能手機、移動標簽、汽車鑰匙、機器人、智能家居等消費電子領域出現了大批UWB技術應用產品。
圖源:全跡UbiTrap
除了蘋果,TILE、三星等廠商都有自己的追蹤定位產品。老牌藍牙追蹤器廠商Tile已經在該賽道從業10年,推出了包括pro、mate、slim、sticker等依靠藍牙信號定位的終端,兼容IOS和安卓系統;三星在2021年推出的SmartTag+也內置了UWB技術;國內廠商北京清研訊科推出的Tic Tag同樣采用UWB和藍牙5.1技術,具備全空間定位追蹤和厘米級測距功能,在防丟提醒和AR尋物之外,還增加了無感門禁開關鎖功能;另外OPPO也有基于UWB的可充電實驗室版Tag,目前尚未公開發售。
根據Techno Systems Research的調研顯示,2022年全球UWB市場出貨量將超過3.2億臺,當前主要應用場景是實時定位系統(RTLS B2B);智能手機、可穿戴設備和消費標簽;汽車;智能家居這四大領域。TSR還預測,到2030年智能手機將成為UWB的最大應用,其次是智能家居、消費標簽、汽車與消費可穿戴領域。根據AIoT星圖研究院對國內UWB市場的洞悉,預測2022年我國企業級UWB應用芯片出貨量在1200萬片。
目前來看,制約UWB推廣關鍵原因在于芯片、基站部署成本和應用場景問題。首先UWB芯片廠商并不多,目前國際知名UWB芯片廠商有Qorvo、NXP、3DB、ST、Microchip、蘋果等,以Qorvo收購的Decawave UWB芯片最具代表性,近些年國內芯片廠商如紐芯瑞、馳芯半導體、瀚巍微電子等也在崛起,有望促成芯片降價的趨勢。Qorvo也曾表示,在未來廣泛應用之下,當UWB芯片的出貨量達到藍牙體量時,自然會降低到與藍牙一般的定價。
其次UWB基站的部署成本較高,業內人士指出,UWB基站成本在2000元~3000元以上,遠大于藍牙beacon,目前應用場景也大多是定制化部署,這項技術對于C端用戶來說不算剛需,大多數手機仍然不支持UWB傳輸,而在B端應用場景目前也是在公檢法司、礦山工程等定制場景,應用范圍亟待擴充。
技術方案百花齊放,室內定位產業步入快車道
智能標簽類產品,從技術角度來看攻克的主要是室內定位的難題,室外有GNSS等成熟的應用方案,但移動端在室內的定位精度,正成為城市化、工業化不斷加深下B端和C端市場共同面臨的難題。
據Market&Markets的市場調研顯示,全球室內定位產業規模將在2022年突破400億美元,從中國衛星導航定位協會公布的數據來看,2021年我國高精度定位市場也有183億元的市場規模,相比2020年規模實現66%的快速增長。
2012-2025年中國高精度定位市場產值及預測
數據來源:中國衛星導航定位協會、艾媒數據中心
目前市場上能夠提供高精度定位的技術包括UWB、藍牙AOA、Wi-Fi、5G、LoRa Edge、超聲波等技術,其中UWB、藍牙AOA、超聲波可實現厘米級的定位精度,Wi-Fi、5G、LoRa Edge的精度可準確至分米級。在2022年,Semtech推出了LoRa Edge的定位方案,華為推出了基于5G的室內定位商用方案,豐富了精準定位的技術方案。
本次爆料的Huawei Tag支持“超聲短距查找”,因為僅是在麥克風權限中出現了該字樣,尚不明確應用哪種定位方式,超聲波測距定位或者BLE藍牙+UWB方案都有可能。此前華為將用于汽車輔助駕駛的毫米波雷達用在智能家居領域,已是業界一次跨圈的大膽嘗試,不排除將超聲波傳感器和定位系統帶入智能標簽領域。
超聲波定位除了反射式測距法,還有超聲波與射頻技術融合、多超聲波定位技術兩種,前者是先利用射頻信號激活電子標簽,然后使之接受超聲波信號,再利用時間差來測距,這種技術成本低、功耗小,精度高。后者是全局定位,在目標物體上安裝多個超聲波傳感器,分區建立坐標,這種方案抗干擾、精度高,目前在機器人領域應用較多。
寫在最后
消費級產品Tag的火熱,為定位產業打開了一道通往消費C端市場的大門,在企業和工業場景之外,消費標簽、貴重資產追蹤、家居養老等領域應用增強滲透。定位追蹤技術的消費產品化,在實現避免財產損失和遺忘物尋回的同時,當然也伴隨一定的倫理爭議,尤其是與個人隱私和安全跟蹤問題,我們看到如蘋果等廠商也在不斷優化產品機制與反追蹤功能。
盡管伴隨爭議,可預見的是,無論是超聲波技術、亦或者是UWB、藍牙、5G定位技術,面向C端的消費定位市場正漸漸覺醒,現象級產品、穩定供應鏈、標準化解決方案、應用閉環生態都亟待產業玩家積極探索和布局。
手機大廠們對定位賽道的看好,背后是更廣闊的、BCG端通吃的物聯網技術應用場景,展望未來,雖然并非所有的IoT終端都需要具備定位的功能,但技術的成熟終將帶動價值性功能的普及,期待定位追蹤領域,出現更多藍牙、Wi-Fi體量現象級定位產品的出現,更深刻構筑一個網絡化、智能化的物聯世界。
參考資料:
物聯傳媒,深圳市物聯網產業協會《中國UWB與藍牙AoA市場調研報告2021版》
全跡UbiTraq,《UWB行業誤區和投資建議》
Techno Systems Research,《2022年全球超寬帶市場出貨量將達到3.17億臺》
芯智訊,《未來6年出貨暴增500%!UWB市場加速爆發,機會在哪?》
并行科技邀您共聚2024AGIC深圳(國際)通用人工智能產業博覽會
領馭科技將亮相AGIC深圳(國際)通用人工智能產業博覽會,“瀚鵬AI”打造企業新質生產力
【IOTE】專注大中功率RFID讀寫器的推廣—上海舜識將亮相IOTE國際物聯網展
【IOTE】RFID智能硬件識別解決方案商—瑞弗艾迪將亮相IOTE國際物聯網展
【IOTE】國內定制化物聯設備與特種電子標簽先驅品牌——鼎界物聯將亮相IOTE國際物聯網展
【IOTE】物聯網應用專家—羅維尼科技將亮相IOTE國際物聯網展
【IOTE】平頭哥邀你相聚2024IOTE國際物聯網展·深圳站
【IOTE】以位置服務為中心的物聯網芯片及解決方案供應商—芯與物將亮相IOTE國際物聯網展